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
半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
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
半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
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水之间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卜筑藏修地自偏"一句表明隐士选择一个偏僻的地方修建自己的居所,而"尊前诗酒集群贤"则展示了他不仅自己享受山水之美,也喜欢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品味诗酒,共度时光。"半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两句生动地描绘出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其中“半岩”指的是山腰的意思,“松暝”则是夕阳下的松林,隐士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听着秋夜的虫鸣声和泉水的声音。
"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生活态度。他不追求世俗的功名与富贵,而是享受着山水带来的悠闲生活,随遇而安地过着自己的岁月。"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最后两句,则是在赞美李昭训所处之地的人物风情和自然景色,其中“依然在”意味着那些人的精神或故事还留存在当地,而“山水幽居”则是对隐士生活的肯定,认为这样的生活胜过了辋川(即富贵的生活环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表达了隐逸情怀和对自然之美赞叹的佳作。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杏花榆荚晓风前,云际离离上峡船。
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
看春又过清明节,算老重经癸巳年。
幸得柱山当郡舍,在朝长咏卜居篇。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