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屡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婴儿。
自言少年聋不治,芝房松鬣可无饥。
叩之不答但解颐,德人之容端可师。
我闻学道当精思,毕世不可须臾离。
公虽泯默意可知,亡羊要是缘多岐。
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
往年屡游丈人祠,上官八十如婴儿。
自言少年聋不治,芝房松鬣可无饥。
叩之不答但解颐,德人之容端可师。
我闻学道当精思,毕世不可须臾离。
公虽泯默意可知,亡羊要是缘多岐。
逝从公游亦未迟,联杖跨海寻安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予顷游青城数从上官道翁游暑中忽思其人》。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上官道翁的回忆和敬仰。上官道翁虽然年纪已高,八十岁犹如婴儿般年轻,自述年少时听力不佳,但生活简朴,芝草为食,松针充饥,笑而不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让诗人深感敬佩。诗人认为学习道义应当深入思考,终身不懈,而上官道翁虽沉默寡言,其内在的智慧和人生选择却清晰可见。最后,诗人表达了跟随上官道翁游历,探寻人生真谛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前辈的景仰之情。
似晴欲雨养花天,湖中冉冉生白烟。
波光夹岸绿无际,买得扁舟春可怜。
可怜最是清明节,青青踏处盈盈袜。
陌上渐歌桑,渡头仍弄楫。
燕燕正飞来,莺莺啼未歇。
几树啼莺歇更啼,几家芳草绿初齐。
桥回野渡还官渡,路接山溪又水溪。
山边水边春风起,松花柳花飞不已。
春风摇荡棹歌前,花香撩乱蓬窗底。
棹击空明溅酒衣,中流容与澹忘归。
西林落日东林暝,隔水渔灯映远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