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事将阑月渐弓,文窗点笔向东风。
池心几许春冰脆,帘角一番晴照融。
冻柳欲回消去绿,温花难驻幻来红。
每因代谢参生灭,毕竟循环无始终。
灯事将阑月渐弓,文窗点笔向东风。
池心几许春冰脆,帘角一番晴照融。
冻柳欲回消去绿,温花难驻幻来红。
每因代谢参生灭,毕竟循环无始终。
此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御园中的景象,细腻入微,富有季节变换的哲思。首句“灯事将阑月渐弓”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灯火逐渐熄灭,月亮形状如同弯弓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文窗点笔向东风”,写出了在文雅的窗户前,诗人或读书人正在借着春风的轻拂,挥毫泼墨,展现了一幅文人雅士的生活画面。
“池心几许春冰脆,帘角一番晴照融”两句,通过“春冰”与“晴照”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变化。冰面开始融化,阳光洒在帘角,不仅温暖了空间,也温暖了人心。接下来,“冻柳欲回消去绿,温花难驻幻来红”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冰冻的柳枝开始复苏,展现出生命的绿色;花朵在温暖中绽放,色彩斑斓,仿佛幻化而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了生命轮回、万物更替的哲理。
最后,“每因代谢参生灭,毕竟循环无始终”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无论是生命的诞生与消逝,还是四季的更迭,都遵循着一种永恒的循环,没有真正的开始和结束。这种对宇宙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邃洞察,以及对和谐循环的哲学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谜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闷索新莺语。垂杨畔、旧时兰桨停处。
平堤花拥,闲廊水绕,似遮人住。
东风暖逗朱唇浅,睡里微涡更妩。
趁醉筇、踏遍芳阴,留连还恐蜂妒。
流杯几送飞英,题裙墨黯,惆怅前度。
沾愁翠榼,淹尘皂帽,梦回天阻。
斜阳转过燕山,又听到、声声怨宇。
笑鬓丝、那称红簪,山香倦舞。
珠林借羽。早缑馆梦阑,荒菭妨步。
似警翠眉,啼掩云罗谁愁侣。分明紫盖三清路。
剩辽海、斜阳教驻。负霜珍重,参差唤起,缟仙残舞。
凝伫。蓬台又远,乱芜外、懒数燕昏鹃暮。
迸恨故雌,一别兰岑婵娟误。新寒漫索金衣语。
尽惆怅、雕栏前度。明朝说共东坡,怨孤玉宇。
冷枝愁对,正文园病后,秋怀无著。
一眴冰霜天地窄,芳性肯随摇落。
蕊细留香,叶残伴影,瓶几朝寒薄。
老来陶令,岸巾风趣如昨。
回首旧径都非,冬屏敛笑,羞共新梅索。
惜取过时颜色在,谙尽雪欺风虐。
晚节谁珍,孤情易谢,憔悴同高阁。
漫辞簪鬓,客心迟暮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