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时观物动观心,酒到方玄乐太音。
安乐小窝人未睡,更从花下共沉吟。
静时观物动观心,酒到方玄乐太音。
安乐小窝人未睡,更从花下共沉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思的画面。诗人通过“静时观物动观心”,表达了在静谧中观察自然万物的同时,也深入内心世界进行思考的境界。这种内外兼修的观察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与内心的双重探索。
接着,“酒到方玄乐太音”一句,似乎是在说饮酒之后,心灵得以释放,音乐之美才能真正被感知和领悟。这里的“乐太音”可能指的是超越日常琐碎,直达心灵深处的音乐之真谛,或者是某种超然的快乐体验。
“安乐小窝人未睡”则描绘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小居所,即使夜深人静,主人仍未入眠。这不仅表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也可能暗示着他在思考、创作或是沉浸在某种精神活动中。
最后,“更从花下共沉吟”将画面推向了诗意的高潮。在花下共同吟诗,既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雅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品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与朋友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交流,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吴伟之画工奇荡,此幅潦草笔力鬯。
周君嗜好特众殊,宝之不减锦屏障。
清晨示我长安庐,指点云雾生江湖。
渔舟颠翻波浪涌,茅屋偃拔风林呼。
岸曲岛屿分微茫,髣髴衡巫窥潇湘。
南帆欲挂即未得,见画黯惨空长望。
马首一杯酒,寸心难重陈。
君看白云去,处处青山春。
丈夫贵出处,不愧千秋人。
青蝇点浊污,白璧同玞珉。
我生亦偃蹇,感此良悲辛。
空有卞和泪,赖知原宪贫。
志士各有心,其能卸物嗔。
古人亦有此,勉德相为邻。
行行何赠之,送送临江滨。
幽兰为君采,长佩为君纫。
愿结腰带间,长随君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