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夜群动息,廓然何所思。
奠楹馀穆若,望葛只凄其。
幽草夕阳恋,寒花秋露滋。
报恩无日短,何敢惜衰迟。
独夜群动息,廓然何所思。
奠楹馀穆若,望葛只凄其。
幽草夕阳恋,寒花秋露滋。
报恩无日短,何敢惜衰迟。
这首诗《独夜》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夜晚的静谧与深思。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
首句“独夜群动息”,开篇即点明主题——夜晚的孤独与寂静。群动的消失,意味着外界的喧嚣已退去,只剩下诗人一人与夜为伴。接下来,“廓然何所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境:广阔的空间中,思绪万千,却不知从何说起或思考什么。这种空灵而深邃的思考,引人遐想。
“奠楹馀穆若,望葛只凄其。”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或自然景象联系起来。奠楹,可能指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这里用来形容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望葛,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此处用以表达一种凄凉或哀伤的情绪。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既庄重又哀伤的复杂情感。
“幽草夕阳恋,寒花秋露滋。”这两句继续描绘夜晚的景色,幽草与夕阳、寒花与秋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夕阳的余晖给幽草带来了一丝温暖,而寒花在秋露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坚韧。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短暂而珍贵的感慨。
最后两句“报恩无日短,何敢惜衰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报恩,可能指的是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或是对某种道德责任的履行。在生命的有限时间内,诗人不愿因衰老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也不愿轻易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独夜》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夜晚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