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苏倩游天台》
《送苏倩游天台》全文
唐 / 张子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

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

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

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iànyóutiāntái
táng / zhāngróng

língxúncānghǎishēng访fǎngcuìwēi
jiāngōuyínggòngxiáyúndàijiāngfēi

shùchángxiānguǒqiónglóushì
yáozhīshénwènguàiruǎnlángguī

注释
灵异:神奇的生命。
寻:探寻。
沧海:浩渺的海洋。
笙歌:吹着笙、唱着歌。
访:探访。
翠微:青翠的山峦。
江鸥:江面上的鸥鸟。
迎:迎接。
共狎:共同亲近、嬉戏。
云鹤:云端的白鹤。
待:等待。
将飞:即将飞翔。
琪树:仙境般的玉树。
尝:品尝。
仙果:仙界的果实。
琼楼:华丽的高楼(此处指仙境中的建筑)。
试:试穿。
羽衣:轻盈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常用于描绘神仙或仙界的装束)。
遥知:遥想(知道)。
神女:神话传说中的女神。
问:询问。
独怪:独自感到奇怪。
阮郎:阮郎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虚构人物,常用来象征离别、怀念或游仙等情境。
归:返回。
翻译
神奇的生命探寻浩渺的海洋,吹着笙、唱着歌探访青翠的山峦。
江面上的鸥鸟热情地与之亲近嬉戏,云端的白鹤似乎正等待着一同翱翔。
在仙境般的玉树下品尝仙果,于琼楼之上试穿轻盈的羽衣。
遥想神女或许会前来询问,独自思量着为何阮郎竟返回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仙境幽深、神奇瑰丽的景象。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飘逸的笔触,将听众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与探求。在这里,“沧海”指的是广阔无垠的仙海,而“翠微”则象征着仙界的宫阙。诗人以“灵异”和“笙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神秘世界的追寻。

"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在这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天然与仙境交融的画面。“江鸥”即水鸟,象征着纯净无瑕;“云鹤”则是仙鹤,代表着高洁脱俗。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传达了仙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这里,“琪树”指的是神奇的仙果之树,而“琼楼”则是仙界瑰丽的宫阙。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主人公品尝仙果和穿上羽衣的情景,展现了仙境的诱惑与魅力。

"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末尾两句则转向对远方仙女的提问,以及对于阮郎归来的疑惑。这里的“神女”可能是指天上的仙女,而“阮郎”则是诗中主人公的代称。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世界。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不凡之人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张子容

张子容
朝代:唐   生辰:712

张子容,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先天元年(712)举进士,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猜你喜欢

园中观种树

望中赤叶渍霜华,林下徐行便当车。

好处见山仍见水,兴来呼酒不呼茶。

旋移朱橘添卢橘,更拣红花间白花。

出郭最欣尘事少,饱看孤鹜逐飞霞。

(0)

江陵舟中作

梦里身曾到永安,孤城绝塞俯惊湍。

东归初喜楚天阔,西望堪嗟蜀道难。

滟滪堆边已陈迹,水晶宫里又粗官。

帝乡咫尺家乡近,臣子忧心亦小宽。

(0)

登燕子坡前有一岩在江之旁如天台赤城名乌飞岩

坡名燕子燕思归,岩号乌飞乌倦飞。

云本无心聊出岫,风缘有口故吹衣。

(0)

三峡桥·其二

滟滪瞿塘在眼前,便应从此上青天。

秋风脱叶随流下,疑是十帆出峡船。

(0)

予还自武林葺先人弊庐净扫一室晨起焚香读书于其间兴至赋诗客来饮酒啜茶或弈棋为戏藏书数百卷手自暴之有小园时策杖以游,时遇秋旱驱家僮浚井汲水浇花良天佳月与兄弟邻里把酒杯同赏过重九方见菊以泛觞有足乐者每览镜见苍颜白发亦聊自叹也作小诗十五首·其十二赏月

还舍八十日,三逢明月圆。

停杯试一问,归去定何年。

(0)

种兰有感

芝友产岩壑,无人花自芳。

苗分郑七穆,秀发谢诸郎。

世竞怜春色,人谁赏国香。

自全幽静操,不采亦何伤。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