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读山海经·其十》
《和读山海经·其十》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琅花非一叶,丹垆满山海。

散形入空虚,无在无不在。

十试一不过,退落俄成悔。

风火诚可惜,日月不相待。

(0)
鉴赏

这首诗以“和读山海经(其十)”为题,出自明代诗人黄淳耀之手。全诗以“琅花”与“丹垆”为引子,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飘渺空灵的画面。

首句“琅花非一叶”,以“琅花”象征高洁与不凡,暗示了诗中所描述的事物并非平凡之物,而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存在。接着,“丹垆满山海”进一步扩展了这种超然的意境,将“丹垆”这一象征着炼丹、追求长生不老的元素融入广袤的山海之中,寓意着对永恒与超越的向往。

“散形入空虚,无在无不在”两句,通过“散形”与“空虚”的结合,展现了事物形态的无定与变化,以及其存在于一切可能的空间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变化不居、无处不在的深刻感悟。

“十试一不过,退落俄成悔”则以“十试一不过”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尝试与失败的过程,暗示了追求与失落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悔之情。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反映了对人生道路选择与结果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风火诚可惜,日月不相待”最后两句,将自然界的风火与时间的流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风火虽美,却难以持久;日月交替,时不我待,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琅花”、“丹垆”等意象的运用,以及对宇宙、人生、时间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闾阳驿望医巫闾

扶舆元气逼天还,历劫难销积铁顽。

独有一州当重镇,岂惟五岳是名山。

六重真面何由识,万卷高踪未易攀。

知我车箱支病坐,好峰无数不开颜。

(0)

述怀二十首·其一

堂堂日月跳双丸,三十三年指一弹。

社燕春秋常在客,台乌朝夕也当官。

聊翩凫繶朝班数,黯淡鱼绫刺字漫。

珠米桂薪居不易,渐愁无计恋长安。

(0)

邯郸庐生祠四首·其四

轮铁消磨路转赊,黄粱才熟又开车。

夜来一塌眠难稳,不梦游仙梦到家。

(0)

送吴少篯兄弟南旋二首·其一

君家好兄弟,同我客长安。

意气各年少,笑谈常夜阑。

但逢花窟暖,不放酒杯乾。

三日必相见,别离方觉难。

(0)

奉和红豆诗·其二

异种流红照坐隅,廿年一子世间无。

若教修静当时见,写入神仙芝草图。

(0)

六叠病鹤韵用鹿卢体四首·其四

对影闻声易忘形,人天转眼涕先零。

愁城坐拥宜浮白,眉史亲修抵汗青。

拾翠前游迷别路,落红成阵罨空庭。

狂来拟反船山句,秋菊春兰总是萍。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