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月》
《初月》全文
明 / 王廷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举头新月上,宴坐北堂时。

入揽不盈手,窥妆秪肖眉。

蓂生桂与逐,蚌实兔偏随。

清光勿恨少,向满每由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月升起时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落北堂的静谧之美。首句“举头新月上”直接点题,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刚刚升起的新月。接着,“宴坐北堂时”,描绘出诗人静坐北堂,欣赏月色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入揽不盈手,窥妆秪肖眉。”这两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月光虽美,却难以完全捕捉到其全部光芒,只能在窥视中感受到其如眉毛般细微的轮廓,强调了月光的柔和与朦胧。

“蓂生桂与逐,蚌实兔偏随。”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进一步渲染月夜的景色。蓂草随着月光生长,桂花也似乎在月光下更加明亮,而蚌壳中的珍珠在月光下闪烁,仿佛兔子也跟随月光移动,这些生动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诗意。

最后,“清光勿恨少,向满每由兹。”诗人表达了对月光的赞美之情,认为虽然初月的光芒可能不如满月那样明亮,但正是这种淡淡的清光,让人感到更加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人也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会逐渐变得圆满,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月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廷陈
朝代:明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猜你喜欢

亦好园四咏·其三钓矶

只为贪赪鲤,还应爱碧流。

风来花落饵,云破月沈钩。

(0)

仙隐观费长房故宅旧名灵阳宫观后有葛陂盖竹杖化龙处也

松风百步到灵阳,千古风流忆长房。

竹杖化龙无处觅,空馀陂水绕堤长。

(0)

冲天楼

人生行乐是便宜,惯入深林细品题。

有石两行如壁立,登楼一望觉天低。

亭前秋意惊松露,山外湖光拍柳堤。

此景欲吟吟不尽,夜深分付野猿啼。

(0)

平江承天寺

古刹号承天,规模阔万间。

寺中重有寺,山外更无山。

供佛香犹在,寻僧客亦闲。

渡淮难久驻,此去别阊关。

(0)

元友山

清梦绕骚坛,相逢一笑间。

江湖无此友,声价重于山。

吟就髭犹撚,文穷鬓欲斑。

移家离城市,世事不相关。

(0)

浮碇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

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

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

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

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

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

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

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

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

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

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

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