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尊黄发,人扶上玉墀。
传呼昼接后,邂逅日斜时。
瞻仰三台坼,沦亡一鉴悲。
千秋名不朽,奎画在丰碑。
天意尊黄发,人扶上玉墀。
传呼昼接后,邂逅日斜时。
瞻仰三台坼,沦亡一鉴悲。
千秋名不朽,奎画在丰碑。
这首挽诗以“陈左相挽诗三首(其三)”为题,出自宋代诗人洪适之手。通过对“天意尊黄发,人扶上玉墀”的描绘,开篇即展现出对逝者的尊敬与缅怀之情。黄发象征长寿与尊贵,玉墀则代表高雅与神圣,两者结合,寓意逝者一生荣耀与德高望重。
“传呼昼接后,邂逅日斜时”,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生者与逝者相遇的瞬间,以及逝者离世后的寂静与哀伤。昼接暗示了生者对逝者的迎接与尊重,而日斜则意味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瞻仰三台坼,沦亡一鉴悲”,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天空中的三台星宿,象征着其品德与功绩如同星辰般永恒。同时,“一鉴悲”则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离去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最后,“千秋名不朽,奎画在丰碑”,这两句总结了对逝者的崇高评价,强调其名声将流传千古,如同丰碑上的奎画一般,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与哀思。
东府城空王气摧,万岁山前宫殿开。
大木参天工失裁,无用为用神驱来。
置之东门象出震,观者峨峨诧山峻。
雷轰电裂百怪避,卧理坤维作雄镇。
中空外廓如枯槎,剥落藓石嵌风沙。
白昼茫茫苍海立,老龙睒矐灵蛟拿。
君不见有明中叶貂珰煽,西山土木诛锄遍。
又不见潢池兵燹肆毒痡,蜀山碧血明社墟。
沧桑阅尽惟神木,回首苍凉泣马湖。
《梅花》本笛曲,淡淡入我弦。
冻云残雪春乍破,一枝两枝篱边落。
喧啾野雀噪深竹,溪水无波照空渌。
阳和暗觉指下来,遥峰泼翠岚阴开,五色凤子双徘徊。
小弦急,大弦缓,冷香拂袖东风软。
袅袅冰魂吹不断,忽然鹤叫三四声。
罗浮美人梦里惊,霜天欲晓寒更清。
平生茅屋心,珠玉空自惜。
山家闭户悄无人,绿缛青苔落英积,瑶琴愔愔醉横膝。
一片孤月当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