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
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
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同所作的《王昭君(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黄金与美色的价值,表达了对美貌女子的赞美之情。
"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
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美貌的无价之宝,黄金是古代珍贵的财富象征,而颜色指的是美丽的容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美貌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无论多么昂贵的人们都会愿意付出。
"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这两句则从女性的角度来表达,"妾貌自可恃"意味着女子有信心自己的容貌足以让人倾倒,而"谁能苦劳力"则是说,在美貌面前,再多的辛勤努力也是不必要的,因为美貌本身就是最大的力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明快,通过对黄金与美色的比较,以及女性自信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古代对美貌女性的赞誉以及美貌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东吴高士云西客,爱染长笺浅深墨。
空濛不记山几重,万树疏烟气犹湿。
渔人举网溪流清,野老何来款素情。
上方钟磬出云表,归帆影落空江明。
前村鸡犬日已暮,黄叶秋风满山路。
个中妙境压古人,三复摩挲未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