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归.二月十一夜风月甚佳,过水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八归.二月十一夜风月甚佳,过水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八归

弹得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

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阁上,镇玉臂、云鬟凄断。

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

却是绛河欲没,珠绳乍转,画角谯楼哀怨。

旧事如尘,新愁似梦,可惜一场分散。

奈天涯滋味,瞒不过、南归鱼雁。吮霜毫、才提还倦。

莫虑春寒,罗襟红泪暖。

(0)
鉴赏

这首清代词人陈维崧的《八归》描绘了词人在异乡风月之夜,听到琴瑟笛声,勾起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弹得弦清,飘来笛脆"形象地刻画了音乐的动人旋律,而"他乡风月佳无比"则反衬出词人心中的孤寂与落寞。"中年以后,心情顿懒"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遥忆故园妆阁上"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温馨记忆的怀念,"云鬟凄断"则寓言了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通过听曲生悲,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感伤。

下半部分,词人借景抒情,"绛河欲没,珠绳乍转"象征着时光流逝,"画角谯楼哀怨"渲染了夜晚的凄凉气氛。"旧事如尘,新愁似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愁绪的交织。"瞒不过、南归鱼雁"寄托了词人期待家书传递情感的愿望。

最后,词人感叹提笔作词已感疲惫,"吮霜毫、才提还倦",但仍然忍不住写下这封深情的家书,"莫虑春寒,罗襟红泪暖"则以温暖的泪水收束,展现出词人对闺人的深深挂念和自我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细腻地描绘了词人的情感波澜,展现了清初词人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和李岳台别驾至日有感

恩联九族想神尧,沾禄名蕃愧圣朝。

安养微阳看渐复,淡浇元酒醉还消。

光芒仰斗枢应转,清艳藏梅雪未彫。

更待融和春意满,鞭羸吟傍鹿门桥。

(0)

习家池

平生双老眼,又认习家池。

瘦影含方境,晨风绉绿漪。

寺荒疑隐窦,诗灭更无碑。

一歃烟霞味,人间或未知。

(0)

贞则卷为林思绍太守母题

夫死孤遗亦未忘,西风血泪几沾裳。

舞鸾掩镜心如铁,雏凤冲天鬓已霜。

夜照壁灯风范在,恩沾墓草燕坭香。

良人归报儿成立,杜宇何须怨夕阳。

(0)

屋卖

屋卖谁催去,冰凝天欲留。

行藏双老眼,飘泊一虚舟。

剑气防冲斗,乡心更倚楼。

西风殊可骇,留得木绵裘。

(0)

赠王冬官寿乃翁卷

湖西两马过沙溪,曾记泷冈踏野溪。

处士开筵亲笑语,一峰眠梦和诗题。

从知丹穴山光好,渐见鸾雏羽翮齐。

白发乌纱照林麓,几时尊酒为君携。

(0)

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七

天壤淑气交,灵毓岂无材。

利在人随化,根荄尚堪培。

安得真龙虎,风云自天开。

倦极变莫通,鼓舞道殊乖。

劝惩在明识,善恶岂无魁。

承庸有伦次,安得知虞哉。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