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壤淑气交,灵毓岂无材。
利在人随化,根荄尚堪培。
安得真龙虎,风云自天开。
倦极变莫通,鼓舞道殊乖。
劝惩在明识,善恶岂无魁。
承庸有伦次,安得知虞哉。
天壤淑气交,灵毓岂无材。
利在人随化,根荄尚堪培。
安得真龙虎,风云自天开。
倦极变莫通,鼓舞道殊乖。
劝惩在明识,善恶岂无魁。
承庸有伦次,安得知虞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的《斋居感兴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现象,表达了对社会人事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天壤淑气交,灵毓岂无材”描绘了天地间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暗示着自然界中孕育着各种各样的生命与智慧。接着,“利在人随化,根荄尚堪培”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努力培养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与潜力。
“安得真龙虎,风云自天开”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真正的领袖比作“真龙虎”,希望他们能如同风云般自然而然地涌现,引领社会进步。然而,“倦极变莫通,鼓舞道殊乖”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境,即在追求变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导致行动与理想相违背。
“劝惩在明识,善恶岂无魁”强调了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认为明辨是非、奖善罚恶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最后,“承庸有伦次,安得知虞哉”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现状的忧虑,指出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如何预测未来的变化,避免潜在的风险,却是一个复杂而难以把握的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个人修养、社会变革、道德规范以及未来预见等多方面的议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剑外开三蜀,回中宿万兵。
召还宜北觐,赐钺又西征。
体貌均先后,权纲一重轻。
渊衷尤慎简,舆意尚难平。
伊昔藩条振,于今治体成。
有为终简易,无迹但恢闳。
笔下销顽弊,樽前得隐情。
快如长剑立,通若巨河倾。
阔刃从虚落,醇源及物情。
山川增气象,草木遂勾萌。
暖褐三冬足,丰畴百室盈。
咏歌今父母,畏服古神明。
方幸华轮柅,俄闻瑞节迎。
渴心犹借寇,翘望欲还琼。
况复盘关路,常瞻部使旌。
十连依玉帐,一道固金城。
后诏光前出,新棠似旧荣。
于宣推德业,所至尽功名。
塞马宁非福,溟鹏岂问程。
惟期未温席,归去纂家声。
《送蔡帅赴平凉》【宋·吕陶】剑外开三蜀,回中宿万兵。召还宜北觐,赐钺又西征。体貌均先后,权纲一重轻。渊衷尤慎简,舆意尚难平。伊昔藩条振,于今治体成。有为终简易,无迹但恢闳。笔下销顽弊,樽前得隐情。快如长剑立,通若巨河倾。阔刃从虚落,醇源及物情。山川增气象,草木遂勾萌。暖褐三冬足,丰畴百室盈。咏歌今父母,畏服古神明。方幸华轮柅,俄闻瑞节迎。渴心犹借寇,翘望欲还琼。况复盘关路,常瞻部使旌。十连依玉帐,一道固金城。后诏光前出,新棠似旧荣。于宣推德业,所至尽功名。塞马宁非福,溟鹏岂问程。惟期未温席,归去纂家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EzPmcZG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