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

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

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焦劳。

因君试墨偶有激,勇辞壮笔挥长刀。

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罂瓮从餔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yuánshíèryuèshíshì
sòng / méiyáochén

hǎishéncháoxuězuòliángchéntiāngāo

dàobàngniúchuǎnshuíwènchuīluókōngchàngháo

xiānggōngguìxiāngtiánqiěxiàjiǎnshànxīnjiāoláo

yīnjūnshìǒuyǒuyǒngzhuànghuīchángdāo

nàiyǐnyǐnjiéyīngwèngcóngzāo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人物心境,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感慨。首句“海神不朝雪不作”,以海神不下雪的传说隐喻政治气候的异常,暗示了社会动荡。接着,“大梁尘土蔽天高”进一步渲染了尘土飞扬的场景,象征着战乱或政局纷扰。

“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两句,写出了路边劳苦人民的困顿无人关心,而佛寺的诵经声显得空洞无力,反映了民生疾苦和信仰的虚无感。诗人关注到“相公跪香恬且佚”,权贵们在享受香火之余,生活安逸;而“陛下减膳心焦劳”,皇帝为了国事忧心忡忡,减少饮食。

“因君试墨偶有激,勇辞壮笔挥长刀”表达了诗人因友人试墨之事激发了自己的情感,决心以文字为武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公正的追求。最后两句“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罂瓮从餔糟”,诗人借酒浇愁,流露出内心的无奈与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现实,寓言性强,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沉和敏锐。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甲戌夏六月目病自悼·其三

书淫传癖从吾好,几得方瞳青再回。

昼永但思常伏枕,客来谁复共登台。

儿孙凭膝犹疑问,笑语闻声亦浪猜。

可是世情难着眼,故令老眼不须开。

(0)

陆令公再过小园时余他出不及扫径开尊赋此申谢

敢云高尚傲王侯,褊性幽栖老一丘。

看竹嘉宾非问主,入林仙令再登楼。

岂因谋野听鸲雉,可是行春喜狎鸥。

见说寻芳时觅句,行庭不见亦停驺。

(0)

题法曜秋高卷寿温青霞侍御按楚

喤驺峨豸羡台公,三楚澄清六辔雄。

法曜光寒云梦泽,寿星高映祝融峰。

中朝独坐霜飞简,南国埋轮铁驾骢。

簪笔已簪倚史笔,采风须采大王风。

(0)

赠黄士明少宰

飘然袖拂五云边,宫锦霞明舞膝前。

当局已闻能袖手,超乘不用再加鞭。

三竿子舍日初系,万里君门梦更悬。

却喜欲归归便得,閒居应补白华篇。

(0)

壬戌除夕有感

白头何事独悲辛,支枕灯前泪满巾。

婪尾共堂惟一啜,孙枝绕膝少三人。

老怀今夕嗟非旧,物态明朝说更新。

却喜小园春更蚤,花曾献笑柳舒颦。

(0)

奉寿不倚老人六十有一·其二

比闾同井两扶持,少小金兰老不移。

问齿我多君四岁,宜家君胜我齐眉。

追随耕凿行歌处,换抱儿孙共岁时。

从此百年期一日,一尊浊酒两篇诗。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