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翁一榻萧然,不知世有欢娱事。
雀罗庭院,载醪客去,催租人至。
报答秋光,要些酒量,要些诗思。
奈长鲸罢吸,寒蛩息响,茶瓯外、惟贪睡。
穷巷幸无干贽。或相过、莫知谁氏。
柴门草户,阙人守舍,任伊题字。
自和山歌,国风之变,离骚之裔。
待从今向去,年年强健,插花高会。
病翁一榻萧然,不知世有欢娱事。
雀罗庭院,载醪客去,催租人至。
报答秋光,要些酒量,要些诗思。
奈长鲸罢吸,寒蛩息响,茶瓯外、惟贪睡。
穷巷幸无干贽。或相过、莫知谁氏。
柴门草户,阙人守舍,任伊题字。
自和山歌,国风之变,离骚之裔。
待从今向去,年年强健,插花高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水龙吟·自和前二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己病中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淡泊心境。
“病翁一榻萧然,不知世有欢娱事。”开篇即设置了一个病中老人的形象,他躺在床上,对外界的一切繁华与快乐都显得漠不关心。这两句诗直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定。
“雀罗庭院,载醪客去,催租人至。”这里描绘了一种生活场景,小鸟在院中穿梭,朋友来访带着美酒,而同时也有催缴租金的人到来。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反映出自己与世俗的隔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报答秋光,要些酒量,要些诗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渴望。秋天的景色给他带来了灵感,他希望有更多的酒来助兴,也希望有更多的诗意涌现。
“奈长鲸罢吸,寒蛩息响,茶瓯外、惟贪睡。”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秋夜里的生活状态。夜深人静,只有床下的青蛙和远处的蟋蟀发出声音,他却沉浸于梦乡,对外界的一切都不再关心。
“穷巷幸无干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庆幸,因为他身处的一个偏僻小巷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世俗的纠缠。
“或相过、莫知谁氏。”这里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即使是邻里相望,也不知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柴门草户,阙人守舍,任伊题字。”这几句诗描绘了一个闭塞而安静的生活场景。柴门和草屋都是贫困的象征,而“阙人”则是指那些隐居山林之人,他们守着自己的小院,不问世事,只留下一些文字作为对世界的唯一交涉。
“自和山歌,国风之变,离骚之裔。”这里诗人提到了自己创作的山歌,这些作品继承了古代《国风》和《离骚》的精神,是一种高洁脱俗的文学表达。
最后,“待从今向去,年年强健,插花高会。”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希望自己能够每年都保持健康,并且在某个高山之巅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这既是对个人生命力的肯定,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
湘帘半卷,纨扇生凉,满目绿阴清昼。
曲曲阑干,立遍翠环红袖。对斜晖、无语空低首。
便待向、天涯极目,淡烟先暗堤柳。夜久蟾光逗。
念万里婵娟,为谁消瘦。恁种凄凉,况是别离时候。
尽无眠、梦怕相逢陡。
算只有、相思两字,耐迢迢繁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