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七》
《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七》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村有数家无百廛,小轩送目到鸿边。

青牛曾动半空紫,白凤端为一卷玄。

上世架签犹万轴,太平斗米只三钱。

课童更渫墙西井,拟学苏仙赋乳泉。

(0)
注释
村:村庄。
廛:街市。
小轩:小窗户。
鸿边:远处的鸿雁。
青牛:神话中的神牛。
紫:紫色的祥云。
白凤:白色的凤凰。
玄:深奥的、神秘的。
架签:堆积的书籍。
万轴:形容书籍极多。
太平:太平盛世。
斗米:一斗米。
三钱:三文钱。
课童:教导儿童。
渫:清洗。
拟:打算。
苏仙:指苏轼,仙是对他的尊称。
赋乳泉:赞美泉水,如苏轼《石钟山记》中提到的乳泉。
翻译
村庄只有几十户人家,并非繁华的街市,小窗放眼望去,能看到远处的鸿雁
青牛曾牵引着紫色的祥云,白凤似乎展开了一卷深奥的经书
上古时代堆积的书籍如万卷长轴,太平盛世时斗米的价格仅需三文钱
教导童子清洗墙西的井水,打算学习苏东坡赞美泉水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和季弟韵二十首(其十七)》。诗中描绘了一幅田园牧笛的生活图景,展现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村有数家无百廛,小轩送目到鸿边。”这两句通过“数家”与“无百廛”的对比,表达了村落的稀疏和宁静,而“小轩送目到鸿边”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遥望天际的情怀。

“青牛曾动半空紫,白凤端为一卷玄。”这里的“青牛”可能指的是牛背上的青苔,“曾动半空紫”或许暗示着某种仙境般的意象;而“白凤”、“端为一卷玄”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凤凰和它所象征的纯洁与神秘。

“上世架签犹万轴,太平斗米只三钱。”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和现实生活中物价低廉的满足。

最后,“课童更渫墙西井,拟学苏仙赋乳泉。”这里“课童”指的是正在学习的孩子们,而“更渫墙西井”则是描述他们在户外学习的情景;“拟学苏仙赋乳泉”表达了诗人想要效仿古代文学家苏东坡,去描写自然中的美好泉水。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将现实与神话、历史与梦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别贾侍御二首·其二

连日持杯选胜游,今朝兴尽棹归舟。

欲知魂梦思君处,却御清风过北楼。

(0)

出万杉

禅庭欲别更迟迟,犹恋凉风洒客衣。

无力便分青嶂住,满怀空带白云归。

(0)

送李伯华

患难相亲似子稀,倏然分手重伤悲。

官闲肯忆西湖上,淡月寒梅只自知。

(0)

安止同登王园葆光阁二首·其一

清风吹坐冷萧萧,更有南溪透海潮。

白酒一樽须酩酊,荔枝红映碧芽蕉。

(0)

原武按堤·其二

原武城西看杏花,纷纷红雪委黄沙。

何如姑熟溪头见,照水蒙烟小谢家。

(0)

永安戴公纯秀才

鬖鬖鬓发一衰翁,又泊仓头阻逆风。

推去未应如谢令,重来终是愧司农。

熙宁父老知谁在,元祐田园喜再丰。

置酒高台要我醉,却寻陈迹喜君同。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