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西行》
《越西行》全文
清 / 崔㟆   形式: 古风

越西之疆古姑蔑,南走滇黔右两浙。

万山回合抱孤城,一道金溪沸奔雪。

狂氛一夜吹黑云,闽关以北无坚屯。

国家承平三十载,卒见烽火皆崩奔。

弹丸小邑千岩底,踣之直用靴尖耳。

城存与存亡与亡,不死犹图报天子。

奔走风尘万岭间,齧指血溅蟠桃山。

浮图一矢贺兰志,誓不与贼生同天。

仰天叩心天鉴此,收城岂雪生民耻。

百里提封谢主恩,孤臣待罪甘心矣。

十年长吏愧苍黎,乱后还惊有孑遗。

君不见月波亭上清秋魄,依旧含情照越西。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崔㟆的《越西行》描绘了越西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首句“越西之疆古姑蔑,南走滇黔右两浙”展现了地域的辽阔和历史底蕴,紧接着“万山回合抱孤城,一道金溪沸奔雪”描绘了山川环绕中孤城的独特风貌,以及金溪奔腾的壮丽景象。

诗中“狂氛一夜吹黑云,闽关以北无坚屯”暗指战事突起,局势动荡,“国家承平三十载,卒见烽火皆崩奔”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怀念和战乱来临时的震惊。接下来,诗人聚焦于小城的坚守:“弹丸小邑千岩底,踣之直用靴尖耳”,表达出小城人民虽微弱但坚韧的决心。

“浮图一矢贺兰志,誓不与贼生同天”体现了僧人的英勇抗敌,以及对贼寇的坚决对立。“仰天叩心天鉴此,收城岂雪生民耻”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洗雪耻辱的期盼,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关切。

最后,“百里提封谢主恩,孤臣待罪甘心矣”流露出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和对自己忠诚的表白,而“十年长吏愧苍黎,乱后还惊有孑遗”则表达了对战乱后民生凋敝的感慨和对幸存者的同情。

结尾处,“君不见月波亭上清秋魄,依旧含情照越西”以月光象征永恒的希望,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越西地区的深情厚谊。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作者介绍

崔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赠子瞻·其二

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

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

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

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

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

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

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

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

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

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

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

(0)

题静照堂

踏暑夏日长,履霜冬日短。

乞诗贲新堂,经年不辞缓。

虚室莓苔青,客衣尘土满。

自矜非俗求,容色长衎衎。

盈箧宝珠玑,东归春正暖。

静照名已传,主人宜亦反。

(0)

天录研匜歌

张君赠我古研滴,四脚爬沙角如戟。

肉翼络髀老兽姿,世不能名眼未识。

我知此为天禄儿,口衔一寸黄金匜。

蟾蜍嚼月两吻坼,天鲸胸穴双泉飞。

玉声琮琤珠迸落,影射岩石光瀺灂。

未央书殿立髬髵,曾见扬雄老投阁。

子孙晚出中平间,渴乌翻车洒平洛。

宗资墓口卧露霜,头角顿挫仍腾攫。

尔来拂拭傍几案,眉目睢盱苔藓剥。

形模不入世俗用,疑付大手传糟粕。

未能点缀清庙颂,开辟大易摛春秋。

就令□□□□□,末势犹足为迁彪。

物无贵贱系所用,千金乞我直暗投。

图书散落愈□下,晚岁惟有齑盐谋。

学注虫鱼问老圃,无乃塌飒为匜羞。

(0)

赠剡县桃源宫王道士

我昔剡溪游,道人亦相遇。

重来十岁馀,颜色宛如故。

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

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

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

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

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

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

君恩容苟安,顾奉三年计。

幸尔数到城,閒谈北方事。

(0)

淮阴侯庙

淮阴本自市人子,始定三齐便请王。

明哲保身非所责,如何终欲比张良。

(0)

五言后殿考进士解嘲

绛阙连碧城,白日横采霓。

钧天万舞彻,鸾凤鸣且飞。

我为帝所游,十日不知返。

我乐殊未央,尚恨春昼短。

东风吹蟠桃,花落满我衣。

拂去还复来,悠然生我思。

顾谢众仙人,我自人间世。

世累虽可憎,天上亦多事。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