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隐;
身难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
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隐;
身难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
此联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书斋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追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上联“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隐”中,“志不求荣”点明了人物的志向不在世俗的名利之上,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追求。“满架图书”则形象地展示了其丰富的学识和对书籍的热爱,通过藏书来实现内心的满足与避世的隐逸生活。“小隐”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隐逸并非真正的遁世,而是在书海中寻得心灵的归宿。
下联“身难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则更深入地揭示了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面对世俗的纷扰,他选择了远离,以自然之美——“一庭风月”为伴,独自吟唱心中的诗篇。这里的“孤吟”不仅指出了他的孤独,也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自我表达的坚定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文人雅士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平衡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以及他们在书卷与自然之间寻找心灵慰藉的深刻体验。
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
藤垂涧易涉,竹密径微凉。
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
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
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
静闻天籁发,忽风林禽翔。
夕阳在西岭,白云渡石梁。
巘崿争突兀,青翠更苍茫。
兴尽方下山,归鸟宿池旁。
雨多蕨芽肥不已,拳曲重重毛色紫。
一夕雷惊总怒生,茎茎看与龙头似。
畲人采得兼香蕈,殷勤持向从阳市。
无人肯买充盘餐,多为性寒损肌理。
清斋我久绝膏腴,不为逃禅学妙喜。
高堂往日好伊蒲,野蔌山肴思所嗜。
肉味乾濡未忍甘,姜桂相滋今疾止。
鸡豚无复佐晨羞,蔬食从今至没齿。
寸寸春葱总断肠,枝枝冬笋休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