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十二》
《诗偈·其十二》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

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0)
翻译
在迷惑的时候,欲望炽热如火。
当心开窍理解真理时,欲望之火就会化为灰烬。
注释
迷时:指迷失、困惑的时候。
爱欲心:对欲望和情感的执着。
如火:形容欲望强烈。
心开悟理:心灵开启,领悟到道理。
火成灰:比喻欲望消退,归于平静。
灰火:指消逝的欲望与真理的融合。
本来同一体:暗示欲望与真理本质上是统一的。
妄尽:指去除妄想,达到无我之境。
即如来:如来,佛教中指觉悟者,这里指达到佛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创作的《诗偈(其十二)》。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矛盾和心灵的觉醒过程。

"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内心斗争的景象。"迷时"指的是在无知或被情感蒙蔽的时候,"爱欲"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不可抑制。然而当"心开悟",即内心有了觉醒和理解之后,那些曾经炙热的情感就会像火焚烧过后的灰烬一样,变得冷静和淡然。

"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这两句则揭示了这种转变的哲理。"灰火"在这里象征着觉醒之后的情感状态,它与之前的热烈情感其实是同根生的,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当知"意味着当你理解到这一点时,你就会认识到那些曾经迷惑你的东西(妄)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当这些迷惑消失后,你就达到了如来般的境界,即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热情与冷静、迷惑与觉醒之间的关系,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性深刻的洞察力和精神世界的高超理解。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游三峡一首

玉渊真水府,三峡跨长虹。

万斛镕银泻,千檛战鼓雄。

倚天危石立,透地密泉通。

四海思霖雨,龙奚久在中。

(0)

都昌沿檄黟歙遇春一首

忽忽年华换,悠悠客路长。

春声先水响,山气欲花香。

何补公家事,空随吏役忙。

白云知此意,一片直都昌。

(0)

延真观一首

偃月堂成竟斲棺,延真人只葬衣冠。

浮云眼见成骑虎,不似抽身稳跨鸾。

(0)

赠萧棠仲致政

昔年鼓箧游胶庠,集英同日瞻天光。

金门初开兽环动,曈曈晓日升扶桑。

宫帘高捲开御扇,祥风习习飘天香。

殿庭神丽冠剑肃,巍巍玉几临中央。

银袍七百趋龙尾,拜恩稽首心欢康。

晚从银台出广陌,宝鞍快马争腾骧。

团司涓日叙黄甲,义比天伦鸿雁行。

琼苑宴开慈惠浃,宸章宠锡歌明良。

后来相继随宫牒,东西南北遥相望。

萍开风转有时合,邂逅一见难预量。

非才叨窃愆咎积,自顾补报无毫芒。

朝廷宽大不终弃,领郡尚得来南漳。

下车问政访耆旧,知公辞荣归故乡。

神武衣冠已久挂,冥鸿羽翮方高翔。

遗贤虽为明时惜,承颜独喜私愿偿。

共惊岁月何飘忽,相对鬓发俱沧浪。

至言不吝挥玉麈,妙句屡蒙开锦囊。

已叹高风激贪懦,更敦雅契超寻常。

区区感慰岂有极,聊写一二成短章。

芜音不足继真作,读过幸勿留巾箱。

(0)

读庆元党人家乘·其二

方喜儒宗用,无何学禁严。

甘心师管晏,绝口说伊濂。

天岂斯文丧,人忧善类歼。

一鸣公甚伟,直气戢群憸。

(0)

送黄殿讲成父赴广东漕四首·其四

尺一催归白玉京,浮云偏妒月华明。

凤凰远举弋何慕,鶗鴂争鸣草不馨。

馆列翘才难致仕,杖携灵寿莫扶倾。

重瞳不见贾山久,犹驾轺车作德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