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尾裔名季狸,目如点漆肤凝脂。
江夏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著絮。
何如苗国孤竹君,排霜傲雪高拂云。
子孙总角遁归根,金相玉质芝兰芬。
三士脂韦与风节,借箸酒池俱胜绝。
先生胸次有皂白,一醉不须向人说。
大武尾裔名季狸,目如点漆肤凝脂。
江夏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著絮。
何如苗国孤竹君,排霜傲雪高拂云。
子孙总角遁归根,金相玉质芝兰芬。
三士脂韦与风节,借箸酒池俱胜绝。
先生胸次有皂白,一醉不须向人说。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一首长句,标题为《寄朱元晦长句以牛尾狸黄雀冬猫笋伴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用象征性的动物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大武尾裔名季狸,目如点漆肤凝脂。" 这两句以形象鲜明的语言描写了牛尾狸的外貌,其中“大武”指的是古代的大武山,“尾裔”意指后代,这里是对牛尾狸出身地的点染。“目如点漆”则生动地勾勒出了牛尾狸眼部的细腻和光泽。
"江夏无双字子羽,九月授衣先著絮。" 这两句诗意在赞美友人(朱元晦)的才华和品德。“江夏”可能是指朋友所处的地方,“无双”则表明其独一无二的才能。“九月授衣”是一种传统习俗,意味着为对方准备冬衣,这里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待。
"何如苗国孤竹君,排霜傲雪高拂云。" 这两句诗继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孤竹君”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高洁独立的品格。“排霜傲雪”表明其不畏严寒,坚持自我,“高拂云”则是其精神境界超凡脱俗的写照。
"子孙总角遁归根,金相玉质芝兰芬。" 这两句诗转向对未来和家族美好的祝愿。“子孙总角”可能意味着家族繁衍,后代昌盛,而“金相玉质”则是对友人后裔才华的美好预期。
"三士脂韦与风节,借箸酒池俱胜绝。" 这两句诗中的“三士”可能指的是古时的贤者或朋友,“脂韦”和“风节”都是形容他们品行的词汇,而“借箸酒池”则是对他们才能的赞美。
"先生胸次有皂白,一醉不须向人说。"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信任,“先生胸次”暗指朋友心中所蕴含的高洁情操与智慧,而“一醉不须向人说”则是对其品格的肯定,认为无需多言,其德行自然彰显。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意象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高洁品质的赞美。
太子天下本,元良万国贞。
周朝推上嗣,汉代纪重明。
前星涵瑞彩,荐雷扬远声。
三善传乐正,百行纪司成。
九流遍已辨,七经咸所精。
博闻强子政,高才陵长卿。
礼遵逾屈已,德盛益卑情。
仙气贻钟相,儒道推桓荣。
延贤博望苑,视膳长安城。
园绮随金辂,浮丘侍玉笙。
智囊前敛笏,端士后垂缨。
九仙良所重,四海更谁倾。
班输同策乘,甲馆齐蓬瀛。
河流既浼浼,河鸟复关关。
落花浮浦出,飞雉度洲还。
此日倡家女,竞娇桃李颜。
良人惜美珥,欲以代芳菅。
新缣疑故素,盛赵蔑衰班。
曳绡争掩縠,摇佩奋鸣环。
客心空振荡,乔枝不可攀。
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
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
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
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
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
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
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
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
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
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
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
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
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