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弹琴箕山秋月歌》
《弹琴箕山秋月歌》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张琴须张太古弦,七弦直溯五弦前。

太和不远阴明代,飞遁长流洗耳泉。

南河未避虞鳏晦,箕山明月斯人在。

当年帝德总如春,独有秋光澹相对。

琴音微微世莫闻,罢琴惆怅月纷纷。

琴中不见箕山月,羞向他山麋鹿群。

(0)
鉴赏

这首《弹琴箕山秋月歌》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以琴声为引线,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张琴须张太古弦”,开篇即点明了琴与古弦的联系,暗示琴声应源自远古,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着,“七弦直溯五弦前”进一步强调了琴声的古老与纯粹,仿佛穿越时空,追溯到更早的音乐源头。

“太和不远阴明代,飞遁长流洗耳泉”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琴声比作太和之气,流淌在阴明交替的年代,如同洗耳泉般清澈,寓意琴声能洗涤心灵,带来精神上的净化。

“南河未避虞鳏晦,箕山明月斯人在”则通过对比南河与箕山,暗喻琴声虽未被世俗所知,但仍有知音存在,如同箕山上的明月,照亮了孤独者的内心世界。

“当年帝德总如春,独有秋光澹相对”将琴声与帝王的恩泽相比较,指出琴声虽不显赫于世,却能与秋光相对,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琴音微微世莫闻,罢琴惆怅月纷纷”表达了琴声虽微弱,却能触动人心,即使停止弹奏,月光下的惆怅依然弥漫,暗示了琴声对心灵的深远影响。

“琴中不见箕山月,羞向他山麋鹿群”以琴声与自然景象的对比,强调了琴声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琴声价值的自信与自豪。

整首诗通过琴声这一媒介,探讨了音乐与心灵、历史、自然之间的深刻关联,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雨中游慧山秦氏园林

山巅昼忽暝,飒然生凉吹。

凭高俯园林,迷濛但空翠。

晴游非不佳,既雨转深邃。

假盖问禅僧,下岭款萧寺。

入门旋出门,缓步俄焉至。

园丁导我行,幽景天然异。

有泉注作池,其源本第二。

云根古苔斑,木杪苍烟腻。

石径小桥通,深院幽篁媚。

一览得其全,闲身片时寄。

(0)

当涂行

去年江水涨,田舍尽漂没。

民生各相弃,城市半空闭。

食草不留根,掘山类成穴。

露宿迫穷冬,北风冻肤裂。

严寒搏饥火,冰炭内潜结。

盛暑万窍开,雾湿上蒸热。

淫雨包积阴,骄阳固不泄。

是时沴气作,摩空互倾轧。

或香如爨饭,或腥如喋血。

所入至微密,所触即危隉。

累累行国中,人鬼倏存殁。

平生金玉身,一病等蠓蠛。

自非遘天灾,生命未应绝。

始知泉下人,百年多枉折。

展转逮深秋,馀厉犹未歇。

野哭反无声,不死亦残苶。

哀哉此土民,际兹厄运烈。

世世遰生成,一旦忽灰灭。

焉知造物心,反正有肃杀。

高歌续《天问》,叹息达明发。

(0)

红修倏禊和卢运使韵·其二

清华忆煞永和年,吹尽饧箫水槛前。

十万酒旗春市海,三千玉指伎人船。

绣轮竞接香尘满,珠树遥临璧月圆。

合有吴娘联袂去,茶歌飞断蜀山巅。

(0)

舟中有怀

落日泛汀洲,悠悠江水流。

我从襄汉下,今夜宿扬州。

雁影随乡梦,箫声动客愁。

有怀郭有道,何事不同舟。

(0)

冬日陈西山过舍

冒冷叩荆扉,急起相迎迓。

虚室坐增寒,地炉爇檿柘。

冰蔬坚在上,冻酒缓滴榨。

贫家治具难,久始出厨下。

欢相道本真,意惬忘归驾。

门外白皑皑,野雪盖茅舍。

(0)

初四日复雪余少云以和诗来即叠韵奉答

和诗火急如偿逋,窃笑不暇嗔痴孥。

镫残漏尽雪屋白,有似不著窗纸糊。

岂其饥吟坐真癖,亦省僵卧诚良图。

墙头前雪望后雪,闻古老语今非诬。

知君浑含有同赏,榾柮煴火围地炉。

两家北上逐鸿雁,一心南飞随鹧鸪。

恢疏在骨合憔悴,缓急叩门谁有无。

不如放溜下直沽,舟人醉语同詀嚅。

了知浮世等蓬梗,安用盛名争顾厨。

泥乾相访出诗笑,我歌定与君同符。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