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郧乡尉黄通》
《送郧乡尉黄通》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少年好逸骥,老者重安车。

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

勿言一尉卑,千户系惨舒。

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

子游与季路,作邑宁欷歔。

五斗对万钟,所问道何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únxiāngwèihuángtōng
sòng / fànzhòngyān

shǎoniánhǎolǎozhězhòngānchē

zhēngxiānshàngzhúzhúzhìyuǎnguì

yánwèibēiqiāncǎnshū

wàijīnnèiyǒu

yóuzuòníng

dòuduìwànzhōngsuǒwèndào

注释
少年:年轻人。
逸骥:快马。
老者:老年人。
重:看重。
安车:安稳的车。
逐逐:急切追求。
徐徐:从容不迫。
尉卑:尉官职位低微。
千户:大量人口。
矜:虚荣。
内乐:内心满足。
有馀:更为珍贵。
子游:孔子弟子。
季路:又称子路。
作邑:治理地方。
欷歔:感慨叹息。
五斗:微薄俸禄。
万钟:丰厚报酬。
翻译
年轻人喜好快马,老年人看重安稳的车。
他们追求领先,但长途旅行更需从容不迫。
不要轻视小小的尉官职位,它关乎无数人的生活起落。
外表的虚荣并不重要,内心的满足更为珍贵。
子游和季路治理地方,面对职责宁可感慨叹息。
即使面对微薄的五斗俸禄,也要与丰厚的万钟相比较,他们的选择之道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送郧乡尉黄通》。诗中,诗人以少年与老者驾车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人生阶段不同追求的理解。年轻时如同好逸之马,追求速度和竞争,而年长时则更看重稳健与长远。他提醒黄通,即使官职微小(尉),其影响却能决定百姓的悲欢(千户系惨舒)。诗人强调,表面的荣华不足挂齿,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快乐。他还提到了孔子弟子子游和季路,他们在治理地方时,不应因待遇微薄而叹息,应坚守道义,视富贵如浮云。最后,诗人通过“五斗对万钟”的典故,询问黄通面对这样的选择,会如何坚守自己的道义。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体现了范仲淹的人生态度和为官之道。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杂兴·其七

我昔此园游,寒梅吐孤艳。

重来几何间,丛青倏以遍。

谁云花与叶,同树不相见。

(0)

闻栾驾部度岭见寄

久接贤规见准绳,还朝犹听颂声腾。

安民虑远疆封静,富国材高帑藏增。

野老赓歌除横敛,侍臣交表荐殊能。

岭头若著关官籍,可察孤清节似冰。

(0)

句·其三

世多畏路嗟予怯,天有危机奈子何。

(0)

和卢可庵悲秋十首·其十

秋风来太虚,逍遥浮大庭。

吾身与天地,等如水上萍。

弄丸閒往来,意行还微吟。

吟尽无人听,惟遗空外音。

(0)

远游丞樵隐王德甫寄诗辄和二章以谢·其二

宿昔梦见君,晨起得诗册。

诗中意如何,闵我远行役。

上言久别离,下言长寤擗。

世无鲁阳戈,谁能回白日。

白发一夜生,为君隐陫侧。

(0)

诸公错落阳和调,赢得林间自在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