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兰若接村墟,满径蒿莱岁月馀。
塔拥珠光衔舍利,池涵碧水浸芙蕖。
疏花鸟语和清梵,古壁蜗涎学篆书。
寂寂空堂谁复过,去来今事总成虚。
文翁兰若接村墟,满径蒿莱岁月馀。
塔拥珠光衔舍利,池涵碧水浸芙蕖。
疏花鸟语和清梵,古壁蜗涎学篆书。
寂寂空堂谁复过,去来今事总成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寺庙,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静谧之美。首句“文翁兰若接村墟”,以“文翁”借指寺庙,与周围的村落相连,营造出一种古朴的乡村氛围。接着“满径蒿莱岁月馀”,描述了寺庙内长满了杂草,时间在这里留下了痕迹,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塔拥珠光衔舍利,池涵碧水浸芙蕖”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宝塔上珠光闪烁,似乎还保留着往日的辉煌;池塘中碧水环绕着盛开的荷花,一派生机盎然。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疏花鸟语和清梵,古壁蜗涎学篆书”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稀疏的花朵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与诵经的声音和谐共鸣;古老的墙壁上,蜗牛的痕迹仿佛在模仿着篆书的笔画,增添了几分趣味与神秘感。
最后,“寂寂空堂谁复过,去来今事总成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空荡荡的大殿无人问津,曾经的故事如今都化为虚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堂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沧桑与静美,以及对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高阁倚苍穹,烟霄四望同。
地连宣圣宅,山接梵王宫。
野色嚣尘外,江光眇霭中。
午凉生几席,晴旭护窗栊。
丽泽宜嘉侣,清裁识化工。
蕙香凝缟带,松液沁郫筒。
思越昆崙表,情飞渤澥东。
素琴归雅奏,华发任飘蓬。
钟阜形如盖,台城势似弓。
雁行分浦落,虫语入秋空。
皛皛通衢陌,森森际谷丛。
泠然无不可,飙忽御长风。
玉炉残篆凝雕窗,紫燕朝衔落蕊香。
深院缟衣閒寂寂,蕙风帘捲昼初长。
昼长君不见,花影云千片。
苔蜗上空阶,粉蝶嬉团扇。
团扇轻挥锦瑟尘,征鞍何处盼离人。
香消琥珀寒孤枕,月暗蘼芜怅远津。
远津芳草年年绿,思妾红颜那可复。
海棠花下属清歌,离声莫作潇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