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默庵圆明和尚入塔三首·其二》
《送默庵圆明和尚入塔三首·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千偈澜翻处,春潮扑讲台。

传衣留亦得,呵佛骂谁来。

诗句寒山月,禅灯石鼎灰。

无声无缝塔,今日为公开。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彭孙贻所作的《送默庵圆明和尚入塔三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首句“千偈澜翻处,春潮扑讲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千百首佛经在耳边回荡,如同春潮般汹涌澎湃,冲击着讲经的高台。这里以“千偈”比喻佛经的浩瀚与深邃,以“春潮”象征佛法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对比,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接着,“传衣留亦得,呵佛骂谁来”两句则表达了对佛法传承与批判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佛法的衣钵可以传承,但面对错误或不实之处,不应盲目崇拜,而应勇于质疑和批判。这里既有对传统佛教教义的尊重,也体现了对思想自由和理性精神的追求。

“诗句寒山月,禅灯石鼎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寒山月象征着清冷、孤寂的禅境,而禅灯与石鼎灰则代表了修行者的生活简朴与内心的宁静。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修行生活相融合,传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理解与向往。

最后,“无声无缝塔,今日为公开”以一座没有声音、没有缝隙的宝塔作为结尾,寓意佛法的深奥与完整,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不应有界限。同时,诗人通过“今日为公开”这一表述,表达了对佛法普及和传播的期待,希望更多人能理解并受益于佛法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读严光传二首·其二

羊裘素不习朝仪,公遣西曹屈致之。

道是君痴君不服,巢由安肯见皋夔。

(0)

洛阳桥三首·其三

面跨虚空趾没潮,长鲸吹浪莫漂摇。

向来徒病川难涉,今日方知海可桥。

(0)

柬春谷工部

假使富埒国,何如贫在家。

尚存侬汉札,宁夺我齐瓜。

(0)

春旱四首·其四

清明未雨下秧难,小麦低低似剪残。

穷巷萧然惟饮水,家童忽报井源乾。

(0)

池上对月五首·其三

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

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0)

杂咏一百首·其一○○柳家婢

忽见牙郎态,吁嗟悔失身。

不虞小婢子,曾是柳家人。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