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洪氏慈节堂》
《题洪氏慈节堂》全文
明 / 蔡清   形式: 古风

慈母人间非不多,慈而节者能几何。

洪母之慈似亦少,慈不徒爱爱而教。

一灯母子共分光,母读子读影相吊。

若其操节果何如,为念夫家世业儒。

我今傥若差一念,万卷家藏弃无馀。

天地一逆旅,百年能几许。

夫在则视夫,夫亡则视子。

但愿子有立,夫死犹不死。妾身自分止于此。

吁嗟兮洪君,君母之贤世罕伦。

君今莫计位高下,只取胸中一物真。

我闻立身须以道,善名是显亲。

汗青岂必皆达者,未计眼前屈与伸。

我亦为人子,年来已度三十春。

家贫自少事章句,父祖力家百苦辛。

往年吾祖已捐弃,临行犹愿孙成器。

而今一第市童怜,痛哉吾祖安在矣。

祖母于今老色深,念之中痛不能任。

双亲四目仅一子,况复暮景仍骎骎。

平生学力尽虚耳,世事颠迷无与比。

静中自笑复自悲,授之以政将何以。

每览程朱性理书,践履一意负心期。

古云三十骨骼成,轻暴气质若未移。

颜渊三十德行立,邓禹三十功业毕。

我今三十何为哉,少日已去老将来。

父祖教育良可哀。

为感洪君诉母苦,客灯独对泪如雨。

濡毫不管诗家数,为君草草传心语。

(0)
鉴赏

这首诗《题洪氏慈节堂》由明代诗人蔡清所作,通过对洪氏母亲的描绘,展现了她既慈祥又严正的品质。诗中通过“一灯母子共分光,母读子读影相吊”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母子共同学习的情景,体现了母亲不仅慈爱,更注重教育子女的道理。诗中还提到洪母的节操,以及她对家族传统和儒家文化的传承,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蔡清在诗中表达了对洪母的敬仰之情,并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对父亲早逝后,母亲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感慨。他提到自己作为人子,也经历了从少年到成年的过程,深刻体会到了家庭教育的艰辛与重要性。最后,蔡清以洪母的故事为灵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字,传递出对洪母精神的敬佩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先人的缅怀,也有对教育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教育和家庭责任的重视。

作者介绍
蔡清

蔡清
朝代:明

蔡清(1453--1508年),字介夫,别号虚斋,明晋江人。31岁中进士,累官至南京文选郎中、江西提学副使,著名的理学家。他治学严谨,在床边设案置烛台,凡与学生讲论的问题,临寐前反复思考 ,若有所得即起床,点灯纪录备忘。因积劳成疾,年56岁而逝。
猜你喜欢

点绛唇·疏柳残蝉

疏柳残蝉,助人离思斜阳外。
淡烟疏霭。
节物随时改。
水已无情,风更无情?

兰舟解。
水流风快。
回首人何在。

(0)

点绛唇·密炬高烧

密炬高烧,宝刀时翦金花碎。
照人欢醉。
也照人无睡。
待得灰心,陪尽千行泪。
笼纱里。
夜凉如水。
犹喜长成对。

(0)

点绛唇·小小朱桥

小小朱桥,柳边人过横塘路。
细风时度。
□浪痕痕去。
草软沙平,稳衬寻幽步。
□□处。
乱红飞舞。
回首春城暮。

(0)

点绛唇·云透斜阳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
暮山无数。
归雁愁还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
空凝伫。
故人何处。
可惜春将暮。

(0)

点绛唇·沈醉归来

沈醉归来,洞房灯火闲相照。
夜寒犹峭。
信意和衣倒。
春梦虽多,好梦长长少。
纱窗晓。
凤帏人悄。
花外空啼鸟。

(0)

点绛唇·霜落吴江

霜落吴江,万畦香稻来场圃。
夜村舂黍。
草屋寒灯雨。
玉粒长腰,沈水温温注。
相留住。
共抄云子。
更听歌声度。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