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李子草堂》
《过李子草堂》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草堂卜筑依山势,五里松阴接海潮。

渔舫隔州烟火乱,江枫夹岸浦帆遥。

云深古寺时闻磬,人到穷厓忽见桥。

十载乱离逢此地,好驱鸡犬赴相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画卷。开篇“草堂卜筑依山势”,点明了草堂选址在山间,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五里松阴接海潮”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松林的广袤与海潮的壮阔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

“渔舫隔州烟火乱,江枫夹岸浦帆遥”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江面上的繁忙与静谧共存的景象。渔舟与烟火交织,江边枫树与远处帆影遥相对照,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云深古寺时闻磬,人到穷厓忽见桥”则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感。古寺隐于云雾之中,偶尔传来悠扬的钟声,引人遐想;而当行至险峻之处,却意外发现一座桥梁横跨两岸,这种意外的惊喜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最后,“十载乱离逢此地,好驱鸡犬赴相招”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向往和渴望。经历了多年的动荡与分离,此刻能够在此地重逢,诗人不仅期待着与自然和谐共处,也渴望与乡邻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出京

巫峡归云底处寻,高城渺渺暮烟沈。

春风不剪垂杨断,系尽行人北望心。

(0)

秋日载酒光武庙

美酒良辰邂逅同,赤眉城北汉王宫。

百年星斗归天上,万古旌旗在眼中。

草木暗随秋气老,河山长为昔人雄。

一杯径醉风云地,莫放银盘上海东。

(0)

宿夹谷彦实庵

挂名仙籍上,晦迹茂林閒。

门外丹河水,墙头明月山。

境随心自远,人与话俱闲。

应笑红尘客,区区谩往还。

(0)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十八何时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幽居少人事,有客来不速。

炉内火正红,尊中酒新绿。

高斋始闻雁,隔窗时动竹。

何当风雪夜,抱被还同宿。

(0)

松糕

嗟嗟千岁姿,不比明堂蒿。

肤裁三韩扇,液制中山醪。

皮毛剥落尽,流转到松糕。

髯龙脱赤鳞,三日浴波涛。

玉兔持玉杵,捣此玄霜膏。

文章有杂碎,肪泽滋煎熬。

殷勤小方饼,裁以鞍山刀。

味甘剖萍实,色殷煎樱桃。

辽阳富冬菹,盘餐穷溪毛。

巧谋一饱地,齑粉不我逃。

腹中十八公,笑汝真老饕。

未忘口腹累,尚似贤蒸羔。

真味苦硬老,家风大孤高。

聊将酥蜜供,调戏引儿曹。

多生根尘习,隽永胜珍庖。

一舌有多智,无乃绵蕞劳。

人閒无正味,嗜好随所遭。

安能知许事,为君续离骚。

(0)

天德辛未家君守官白霫仆是岁登上第交游饮博皆一时豪俊于今二十六年矣适以审刑复来留数日故人高晦之以旧见访问当时所与游者往往鬼录高本富家今贫甚仆向最年少今老矣感叹久之为赋诗以自遣

忆惜登科正妙年,鞭笞龙凤散神仙。

金钗贳酒春无价,银烛呼卢夜不眠。

往事悲凉真梦耳,故人零落独潸然。

临街父老应相识,笑指潘郎雪满颠。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