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孟阜老梅韵·其一》
《和孟阜老梅韵·其一》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朝游山南莫北隅,脩竹之下手所披。

五步一顾立不趋,柔枝弱干千万馀。

粲然笑倩多新奇,岁寒安用众稚为。

惊嗟怪怪丈人行,缟衣蓝缕冰斲肌。

莓苔雪片冻不飞,玉饰其末玑衡攲。

藐姑之仙下缥缈,苍虬为驾羽葆希。

三闾大夫从女须,枯槁婵娟却并驰。

张子爱之亦既痴,人不得觑以我归。

我生自视梅孰如,沧江独立儿女嗤。

年来稍稍学折枝,柰何复与此老期。

(0)
注释
山南莫北隅:山的南北边缘。
脩竹:修长的竹子。
顾立不趋:回头看看,停下脚步。
粲然笑:灿烂的笑容。
丈人行:老人的行为举止。
缟衣蓝缕:破旧的白衣。
莓苔:青苔。
缥缈:虚无缥缈。
枯槁:枯瘦。
翻译
早晨游览山的南北边陲,竹林中亲手采摘
每走五步就回头看看,停下脚步不急躁,无数修长的竹子
灿烂的笑容让人感到惊奇,寒冬时节,众多幼竹有何用处
惊叹那奇特的老者行为,他衣衫破旧,肌肤如冰雕
莓苔覆盖的雪片冻结不动,竹梢上装饰的玉石倾斜摇摆
仙子藐姑乘着轻盈的仙鹤而来,驾车的龙凤显得稀有而神秘
三闾大夫跟随在她身后,虽枯瘦但容貌娟秀,一同疾驰
张子对这一切深深喜爱,旁人无法理解他的痴迷
我自问比起梅花,谁更出色,独自在沧江边,被儿女嘲笑
近年来我渐渐学会欣赏,为何又要与这位老者相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陈傅良的作品,题为《和孟阜老梅韵(其一)》。诗人以游山时所见的老梅为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冬日景象。他漫步在山南山北,被茂盛的修竹吸引,注意到每一株老梅虽枝干柔弱,却生机盎然,数量众多。诗人对老梅的坚韧与独特之美赞叹不已,认为它在寒冬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接着,诗人将老梅比作仙人藐姑,乘坐着苍龙驾驭的仙车,显得超凡脱俗。他还提及了屈原的三闾大夫形象,暗示老梅的孤高如同古代贤者。诗人自己也表达了对老梅的深深喜爱,甚至认为自己的品格与梅相似,独立于世,受到儿女们的嘲笑。

最后,诗人承认自己近年来也开始欣赏梅花,但仍感叹与这老梅的缘分,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老梅的孤独与坚韧。整首诗通过描绘老梅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行役

胡为行役尚殊方,已觉春容近艳阳。

石齿漱江翻翠浪,蒋牙穿渚出青芒。

艰难去国成淹泊,老大逢辰倍感伤。

幕府吾归具朋酒,兕觥犹及享公堂。

(0)

师伯浑用韵复次·其二

风俗相传三近古,作成况自圣明朝。

藏家文字本苍史,继世子孙非黑要。

近报汉廷频诏下,时闻蜀士有旌招。

怪君尚尔衣逢掖,独向空山伴采樵。

(0)

九日

霜林木叶未全红,疏雨萧萧不满空。

万里黄花欺病眼,十年乌帽怯秋风。

可怜望远身能健,愈觉追欢岁不同。

便欲题诗问乡国,不堪回首失飞鸿。

(0)

看花

春到人间得几时,可堪鹎鳷趣春归。

不辞日去千回看,便恐风飘万点飞。

(0)

中岩十八咏·其十三寒峰轩

崖阴日惨惨,石润露漙漙。

何似蓝田下,高并玉山寒。

(0)

春日

蜗牛庐畔舫斋前,春晚风光绝可怜。

云补断山尤秀拔,竹藏残蕊尚婵娟。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