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书明烛坐宵分,起视中庭烂五云。
占岁喜丰绿旧俗,闭关无扰迪前闻。
人间冰雪千山涌,地底炎阳一燧焚。
消息此中轻过眼,后来傍睨只纷纷。
掩书明烛坐宵分,起视中庭烂五云。
占岁喜丰绿旧俗,闭关无扰迪前闻。
人间冰雪千山涌,地底炎阳一燧焚。
消息此中轻过眼,后来傍睨只纷纷。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冬至待晓作》描绘了冬至夜深时分的情景。首句“掩书明烛坐宵分”,写诗人熄灭灯火,手持明烛,独自坐着直到深夜,显示出他对这个节日的独特期待。次句“起视中庭烂五云”,通过描绘庭院中五彩斑斓的云霞,暗示黎明将至。
“占岁喜丰绿旧俗”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以及对传统习俗的尊重,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闭关无扰迪前闻”则反映了诗人希望在冬至这个特殊时刻,能避开外界的纷扰,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
“人间冰雪千山涌”运用比喻,形容寒冬时节大地银装素裹,仿佛千山都在冰雪中涌动。“地底炎阳一燧焚”则以地底的炽热火焰反衬出地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消息此中轻过眼,后来傍睨只纷纷”,诗人感慨世事如过眼云烟,而未来的人们只会看到眼前纷纷扰扰,无法理解此时此刻的宁静和深意。整首诗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冬至这一节气的独特感悟。
乘风万里,飞一叶、浪花千尺。
横海拥楼船,蓬山西望,钓龟竿掷。
奈壮怀、未遂平生,夕烟江上,且吹渔笛。
渺水天、四顾茫茫,兹意问谁识。
叹远树、无枝依倦翼。看满野、蜚鸿似织。
酹酒江神盟誓在,祗此言难食。
纵绿林、豪客相逢,刺船而去,可知端的。
正鼓枻、山色月明空籁寂。
岱岳峰头一片石,天光杳杳连空碧。
我来夜扫石上云,未明看见海中日。
日出海东几千里,茫茫不辨云与水。
天鸡啁喔海上啼,东方霞气半边紫。
忽然潋滟琉璃丹,一泓捧出赤玉盘。
长绳斜挽不得上,半时方到扶桑端。
扶桑枝叶成五色,海水明灭一线白。
日旁云气如连山,目中欲识鲛人国。
平明日高海水乾,满天翕赩红气团。
三山金阙流安在,六鳌背骨秋霜寒。
忆昔秦帝东封年,欲浮白浪游灵仙。
驱石作桥不可涉,金支翠羽空西旋。
几时得见海中出日三千丈,脱屣妻子如浮烟。
眼前朱生信豪士,侧帽大叫石上眠。
我亦欲取巨石填东海,挥戈且止羲和鞭。
六龙不停日如矢,仰天呜呜酒热耳。
《日观峰歌》【明·于慎行】岱岳峰头一片石,天光杳杳连空碧。我来夜扫石上云,未明看见海中日。日出海东几千里,茫茫不辨云与水。天鸡啁喔海上啼,东方霞气半边紫。忽然潋滟琉璃丹,一泓捧出赤玉盘。长绳斜挽不得上,半时方到扶桑端。扶桑枝叶成五色,海水明灭一线白。日旁云气如连山,目中欲识鲛人国。平明日高海水乾,满天翕赩红气团。三山金阙流安在,六鳌背骨秋霜寒。忆昔秦帝东封年,欲浮白浪游灵仙。驱石作桥不可涉,金支翠羽空西旋。几时得见海中出日三千丈,脱屣妻子如浮烟。眼前朱生信豪士,侧帽大叫石上眠。我亦欲取巨石填东海,挥戈且止羲和鞭。六龙不停日如矢,仰天呜呜酒热耳。
https://shici.929r.com/shici/Hgrc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