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酉元日作·其六》
《癸酉元日作·其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先师未曙礼簪裾,绕膝童蒙告有馀。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

异日儒林知有传,未应辞赋比相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学者屈大均在癸酉年元日的创作情景。诗中展现了古代教育的场景,以及对儒家经典的传承与弘扬。

首句“先师未曙礼簪裾”,描绘了清晨时分,尚未破晓,先师已开始进行庄严的礼仪活动,穿戴整齐,体现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与敬畏。接着,“绕膝童蒙告有馀”描述了围绕在先师膝下的孩童们,向他请教问题的情景,表现了古代教育中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求知的热情。

“商氏教儿先大易,伏公传女更尚书”两句,提到了古代两位著名的学者——商鞅和伏羲。商鞅强调了《周易》的重要性,而伏羲则传授了《尚书》,这两部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里通过引用这两位历史人物,强调了儒家经典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三春弦诵开元吉,一代文章接太初”进一步描绘了春季里,学生们勤奋学习,吟诵经典的情景,预示着国家将有一代人才涌现,继承并发展最初的文明智慧。这里的“开元”可能指的是开创新的时代,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充满希望。

最后,“异日儒林知有传,未应辞赋比相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期待,认为它们将在未来的儒学界流传,并且相信自己的文采不会逊色于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这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是对后世影响的一种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教育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个人才华以及对未来影响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清明上冢阻雨

佳辰苦被风和雨,策马前村不可行。

十载亲容还梦寐,百年人世几清明。

江乡岁歉犹艰食,农亩春迟未力耕。

更有垂杨袅烟雾,柔条万缕似愁萦。

(0)

初度发夏口

今朝五十四生辰,久滞浮名此遂真。

黄鹤楼头犹是梦,桃花溪上未全贫。

微㳙那补沧溟阔,大造能容老病身。

鼓楫中流还自适,菊香飞入酒觥新。

(0)

新添道中用壁间韵

万木山深听鸟啼,两行旌旆路东西。

莺花影乱青春老,象纬光垂碧汉低。

万里惊风尘满目,连朝急雨水平堤。

耔耘莫讶农夫苦,一枕桑阴称午栖。

(0)

过古楼公馆

公馆依然据古村,肩舆再至岂辞烦。

门前霜叶饶丹色,阶下寒芜退绿痕。

随处稻粱秋大熟,几家灯火夜初昏。

劳劳尘鞅浑无定,回首湘江有梦魂。

(0)

次少华提学桃源韵·其二

名繇秦代后,地俯鼎江偏。

桃树还弥望,人家自力田。

茹芝怀绮老,飞笛仿回仙。

山径多豺虎,愁闻更几年。

(0)

春日西郊·其二

城西三舍地,野老百年心。

别去时何迈,迁来日未深。

山川应协吉,竹树渐成阴。

登览当春暮,泠然风满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