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樊淑鲁以九日灯下作见示次答·其二》
《樊淑鲁以九日灯下作见示次答·其二》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偏怜得句奇,诗情惟许素秋知。

风尘落落谁青眼,文采翩翩尔白眉。

閒品霜枝飞玉屑,清分露气倒琼饴。

遥惊夜半挥毫处,笔阵犹嫌刻漏迟。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名为《樊淑鲁以九日灯下作见示次答(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樊淑鲁在重阳节夜晚创作诗歌的赞赏与回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首联“九日偏怜得句奇,诗情惟许素秋知”,开篇即表达了对樊淑鲁在重阳节之夜创作出独特诗句的赞美,同时暗示只有素秋(秋天)能理解这份诗情,强调了诗作的独特性和情感的深邃。

颔联“风尘落落谁青眼,文采翩翩尔白眉”,运用比喻手法,将世间的纷扰比作风尘,而能够欣赏到真挚才华的人如同给予青眼相看,进一步凸显了对樊淑鲁才华的敬佩。同时,“文采翩翩尔白眉”则直接赞美了樊淑鲁文采飞扬,眉宇间透露出的才华。

颈联“闲品霜枝飞玉屑,清分露气倒琼饴”,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霜枝上的雪花如玉屑般轻盈飘落,露水在月光下倒映出琼浆般的晶莹,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樊淑鲁作品中蕴含的清新脱俗之美的认同。

尾联“遥惊夜半挥毫处,笔阵犹嫌刻漏迟”,最后两句则想象深夜中樊淑鲁挥毫泼墨的情景,表达了对创作过程的惊叹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樊淑鲁创作速度的赞赏,以及对作品质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创作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怀式古生

岩色幽栖地,泉溪十里村。

夕阳山在屋,秋水月当门。

委巷无车辙,贫家有瓦盆。

百年尘外意,寥阔共谁论。

(0)

端午日观打球射柳应制·其二

杨柳绿含滋,雕弓纵射时。

向风飞白羽,和露折青丝。

辇路晴光动,旌门午漏迟。

营前挝鼓急,捷报万人知。

(0)

驾次江心驿

清跸初传日未西,鸿胪将引唱班齐。

营门风暖千旗动,辇路云香万马嘶。

草绿夜塘多是水,雨晴沙道不成泥。

忽传四鼓銮舆发,不寐时时听晓鸡。

(0)

山窗夜雨

深涧垂萝暗竹房,半枝残烛雨声凉。

萧条树叶千峰里,不独啼猿断客肠。

(0)

题山水图二首·其二

身已与世违,超然景方寂。

嘉树敷层阴,芳苔间行迹。

飞淙如练悬,断厓若天辟。

亭亭山上云,齿齿溪中石。

岂无同心人,高谈共晨夕。

檐虚岚湿衣,窗迥风生席。

雅趣良足耽,营营竟何益。

(0)

岳侍讲自谪所取回京

早登黄阁赞经纶,欲报君恩敢爱身。

青海四年羁旅客,白头双泪倚门亲。

鸣珰又喜趋仙仗,补衮还思用旧臣。

谩道归来心便了,天涯多少未归人。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