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祗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祗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生活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边防将士们对于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感受。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这两句诗开篇便以淡淡的月色和秋天榆树的金黄叶子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沉静的氛围。这里的“苍苍”形容月亮时带有一种淡淡的湿润感,既可解作露水沾湿了月光,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境的渲染。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回轮”指的是军用的大车轮,这里暗示着边塞地区频繁的征战和运输活动。“照海远”则是说这些军车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之旁来回穿梭。而“分彩上楼长”则描绘了一种奇异的景象,可能是在战争中偶然看到的一幕,如同天上的云彩被楼台所切割,显得格外的悠长和孤寂。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这两句诗则直接抒发了边塞将士们的心声。在严寒的季节中,连帐幕都结起了冰霜,而军人们因为战事不断,不得不频繁地更换驻扎地点。但无论如何艰苦,他们内心深处总是充满了对家乡的渴望和眷恋。
"祗应城影外,万里共如霜。" 最后两句诗则转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祗应城可能是某个边塞城市的名字,而“万里共如霜”则把这种孤独和寂寞扩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仿佛诗人心中的家乡与现实生活之间隔着无尽的寒冷与距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传递了战争带来的孤独和思念,以及人们对于温暖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