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人间十六年,与公信息两茫然。
不知今日江门路,还到湖西是几千。
忽忽人间十六年,与公信息两茫然。
不知今日江门路,还到湖西是几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献章对旧友希仁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忽忽人间十六年",通过"忽忽"一词,描绘了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过去了十六个春秋,流露出岁月如梭的感慨。次句"与公信息两茫然",说明诗人与希仁先生久无音信,彼此的情况都变得模糊不清,充满了迷茫和失落。
后两句"不知今日江门路,还到湖西是几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诗人想象着如果有机会重访湖西,沿着江门路行走,会是多么遥远的回忆,仿佛在询问时间的距离能承载多少旧日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往昔友情的追忆。
老子生朝,萧然坐离骚窟宅。
更莫诧、才雄屈宋,诗高刘白。
不向凤凰池上住,不逃鹦鹉洲边迹。
谩一官、如水过称呼,诸侯客。
平生志,水投石。
首已皓,心犹灵。
算陆沉雄奋,总非人力。
广武成名惟孺子,高阳适意须欢伯。
睨醉乡、一笑抚青萍,乾坤窄。
争献交酬,消受取、真山真水。
供不尽、杯螺浮碧,髻鬟拥翠。
莫便等闲嗟去国,固因特地经仙里。
奉周旋、惟有老先生,门堪倚。
追往驾,烟宵里。
终旧学,今无计。
叹白头犹记,壮年标致。
一乐堂深文益著,风雩亭在词难继。
问有谁、熟识晦庵心,南轩意。
老火西流,风露洗、银湾一色。
还又近、半秋天气,月将成魄。
玉燕来时清梦觉,书麟游处飞仙谪。
问东南、一尉着斯人,如何得。
君不学,吴门卒。
君不问,长安狄。
且持杯半揖,楚江鸂鶒。
东府西台看历遍,归来绿野盟泉石。
却从容、三万六千朝,追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