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词垣数月馀,娟娟脩竹近何如。
梦魂还忆林间醉,诗句谁从节下书。
翠色凝烟春院寂,清阴笼月夜窗虚。
迩来渴想平安报,鸿雁无情音信疏。
一别词垣数月馀,娟娟脩竹近何如。
梦魂还忆林间醉,诗句谁从节下书。
翠色凝烟春院寂,清阴笼月夜窗虚。
迩来渴想平安报,鸿雁无情音信疏。
这首明代诗人黄淮的《忆院中行》描绘了诗人与词垣(可能是指一处园林或居所)分别后的情感寄托。首句“一别词垣数月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分别后的漫长时光。次句“娟娟脩竹近何如”,通过询问修竹的近况,暗示了对往日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环境的关切。
第三句“梦魂还忆林间醉”,诗人将梦境融入,表达了对过去在林中畅饮欢愉情景的深深怀念。第四句“诗句谁从节下书”,则透露出诗人对旧时诗友的思念,希望他们能寄来佳句以慰藉心灵。
第五、六句“翠色凝烟春院寂,清阴笼月夜窗虚”,通过描绘春日寂静的庭院和夜晚清冷的月光,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院中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迩来渴想平安报,鸿雁无情音信疏”,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和对音信稀少的无奈,以“鸿雁无情”暗寓对友情的期待和现实的落差。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
寂寥帘幕,恻恻馀寒浅。
又是落花时,风紧处、飘来千片。
登高望远,杨柳最牵愁,低拂水,淡笼烟,只恐离人见。
啼红惨碧,恼乱莺和燕。
日永却如年,乍起也、双眸还倦。
销魂此际,无计网春晖,题锦字,倒芳樽,聊把行旌饯。
觑纤长指爪,未褪嫣痕,女儿花又开遍。
懒理金针,慵抽彩笔,爱傍芳丛频捡。
小摘繁英,细删攒蒂,轻研霞片。
捲袖罗、蘸上春葱,仿佛珊瑚成串。多少深闺兰媛。
惯灯前月下,比评深浅。
认红豆初拈,几误鹦哥偷咽。金盆和露,玉纤流艳。
染了又重染。怪小婢、道是啼痕,一样凝成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