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青山尽有名,大家抖却旧乡情。
溪边觅路花千树,驴背迎人鸟一声。
石顶松风凭管领,峰头诗句任交横。
于今竹杖萧萧去,又向何山踏雪行。
到处青山尽有名,大家抖却旧乡情。
溪边觅路花千树,驴背迎人鸟一声。
石顶松风凭管领,峰头诗句任交横。
于今竹杖萧萧去,又向何山踏雪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暮春时节游览千山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句“到处青山尽有名”开篇即以青山为背景,引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着,“大家抖却旧乡情”,表达了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对故乡情感的暂时放下。
“溪边觅路花千树,驴背迎人鸟一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象:在溪边寻找前行的道路时,千树繁花映入眼帘;而驴背上,鸟鸣声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这种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石顶松风凭管领,峰头诗句任交横”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的情景。站在石顶,感受松风的吹拂,诗人似乎找到了创作的源泉;而在峰头,诗句自由流淌,不受拘束,展现出一种随性而自然的创作状态。
最后,“于今竹杖萧萧去,又向何山踏雪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期待。竹杖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而“踏雪行”则预示着新的探索与冒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自由与探索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未到浏阳理民社,先闻浏阳有石马。
石马巍然倚半空,编氓周人处其下。
石马作怪时夜鸣,周人作怪时横行。
我今奉命来石马,人马俱听吾叮咛。
马为物之精,人为物之灵。
马归天厩为云锦,人归皇极为俊英。
礼义生富足,公卿出白屋。
田地宜勤耕,诗书宜广读。毋玩法,毋欺公。
毋奸盗,毋奸雄。
安常守分无烦恼,鼓腹尧天日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