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
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
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开篇“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山间景象,其中“春台”可能是指某个可以眺望春色的地方,而“万竹青青”则营造了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客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情趣盎然。
接着,“细草留连侵坐软,残花怅望近人开”写出了诗人对周遭景物的感受和内心的情绪。“细草留连”形象地描绘了草丛间微妙的变化,而“侵坐软”则传达了一种柔软舒适的感觉。同时,“残花怅望近人开”表露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别之人的怀念和不舍。
中间两句“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曾经一起乘坐小船,但现在却面临着分别的现实,而未来是否能再次相聚则是未知的。
最后两句“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则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最终分别地点是在绵州,以及在那里他们将各自前往不同的地方。诗句中的“江边树里”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而“共谁来”则是对未来能否再次相聚的疑问,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是一首抒发离别哀愁的佳作。
坠檐花、衾寒瓦响,幽人正好偷閒。
三杯酣卯酒,茶烟词卷,迭篆碧研丹。
街头人踯躅,落钟后、一饭都难。
方蹑席抠衣,满身清露斓斑。绵蛮。
莺喉乾涸,天教腔润,箫市歌残。
耸吟肩瑟缩,还怯衣单。
唱莲花落罢,天浆洗、乞钵涎馋。
堪自慰,明朝他顾,诗社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