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烟霞石壁》
《烟霞石壁》全文
宋 / 俞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深入翠微,寺僻掩幽扉。

景别金仙地,人忘尘世机。

石滋崖雨滴,龙出洞云飞。

结屋同僧处,何须赋式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ānxiáshí
sòng / guì

shānshēncuìwēiyǎnyōufēi

jǐngbiéjīnxiānrénwàngchénshì

shílóngchūdòngyúnfēi

jiétóngsēngchùshìwēi

翻译
山势深入青翠的山峦,寺庙隐蔽在幽深的门扉后。
这里景色独特,仿佛仙境,人们忘记了尘世的纷扰。
石头上滋养着雨滴,山洞中云雾缭绕,似有龙腾而起。
我在这里建屋与僧人共处,无需再感叹人生的渺小。
注释
山深入:山势深入。
翠微:青翠的山峦。
寺僻:寺庙隐蔽。
幽扉:幽深的门扉。
景别:景色独特。
金仙地:仙境。
人忘:忘记。
尘世机:尘世的纷扰。
石滋:石头滋养。
崖雨滴:雨滴落在崖石上。
龙出:龙腾。
洞云飞:云雾缭绕。
结屋:建屋。
同僧处:与僧人共处。
何须:何必。
赋式微:感叹人生的渺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景象。"山深入翠微",展现出山势深远,绿色苍翠,隐秘而宁静。"寺僻掩幽扉",点明寺庙坐落在人迹罕至之处,门扉紧闭,更显其清幽。诗人游历至此,感叹"景别金仙地,人忘尘世机",这里的景色仿佛超凡脱俗,令人心灵得到净化,忘却尘世的纷扰。

"石滋崖雨滴",通过雨水滋润石头的细节,描绘出山间湿润而生机盎然的环境。"龙出洞云飞",则以神话传说中的龙为喻,增添了神秘和灵动的气息。最后,诗人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结屋同僧处,何须赋式微",意为自己愿意在此与僧人共居,享受远离尘嚣的宁静,无需再感叹人生的渺小或不得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寺庙的隐逸生活,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俞桂

俞桂
朝代:宋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三十四

荷公临止。宾客惯看儿亦喜。歌雅歌风。

通鉴通书又史通。欲相酹酒。瓦缶田家羞出寿。

甚欲舟何。愧没瑶觞玉斝多。

(0)

醉落魄/一斛珠

红娇翠弱。春寒睡起慵匀掠。些儿心事谁能学。

深院无人,时有燕穿幕。漏声滴尽莲花萼。

静看月转西阑角。世情一任浮云薄。

花与东君,却解慰流落。

(0)

孙武

为忧玩色堕军实,故假陈兵去二姬。

却恨此机深莫悟,后人不谏受西施。

(0)

灭烛闵娥伤。

(0)

句·其三

梨花院落春宵短。

(0)

句·其一

山寒杏未花。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