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如老》
《别如老》全文
宋 / 孙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同舟无胡越,四海皆弟兄。

吾人虽晚接,一笑盖已倾。

我老未闻道,意行堕沟坑。

逢人得推骂,知非愧平生。

世乱识真态,涂穷见真情。

曳杖扣禅扃,撞钟听靴鸣。

小窗风雨夜,对此一榻横。

吾身如木偶,春至不复荣。

岂无三宿恋,天雨方流行。

去去得首邱,归田克残更。

(0)
鉴赏

这首诗《别如老》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通过诗中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同舟无胡越,四海皆弟兄”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在同一条船上航行,无论来自何方,都能成为彼此的兄弟。这种超越地域和民族界限的友情,体现了诗人对人间真情的赞美。

接着,“吾人虽晚接,一笑盖已倾”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遇虽晚,但初次见面便能产生深厚的友谊,一个微笑就能让彼此的心灵相通。这反映了诗人对真诚友谊的向往和珍惜。

“我老未闻道,意行堕沟坑”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岁渐长,仍未领悟人生真谛的感慨,仿佛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慎跌入了困境。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成长和追求真理的反思。

“逢人得推骂,知非愧平生”表明诗人面对世人的误解和批评,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羞愧。这体现了诗人勇于自省和改正的态度。

“世乱识真态,涂穷见真情”进一步强调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人们的真实情感和本性更容易显现出来。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

“曳杖扣禅扃,撞钟听靴鸣”描绘了诗人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通过与僧侣的交流和寺庙的钟声,寻找内心的平静。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小窗风雨夜,对此一榻横”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窗前,面对着窗外的风雨,内心却显得格外平静。这一场景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境。

“吾身如木偶,春至不复荣”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岁月流逝的感慨,感觉自己就像木偶一样,春天来临时不再焕发新生。这句诗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岂无三宿恋,天雨方流行”暗示了诗人虽然不舍离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行,因为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必须继续前进。这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决断。

最后,“去去得首邱,归田克残更”意味着诗人决定离开,前往自己心中的归宿——首邱(传说中狐狸的隐居之地),并决心在田园生活中度过余生。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别如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自我、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孙觌
朝代:宋   号:鸿庆居士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生辰:1081~1169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猜你喜欢

蒙仲书监通守温陵以戴尚书肖望李内翰元善尝历是官即西偏作室匾以西清风月宾主唱和甚盛次韵二首·其一

懒即蓬莱访具茨,平分不费一钱赀。

子綦隐几而闻者,太白停杯以问之。

螃蟹螯肥毋与事,琵琶调下莫题诗。

是知二老回头笑,不料清源有此奇。

(0)

溪庵十首·其九

户外履綦常不到,手中锄柄少曾闲。

古时废地今花坞,昨日荒陂忽蓼湾。

牧马童乖能识路,操蛇神黠怕移山。

颜曾老矣虽难免,犹在长沮桀溺间。

(0)

谢景行方寺丞惠衣二首·其一

赣州牧念予绝洁,见遗上衣并下裳。

泽畔羊裘未韬晦,雪中鹤氅太清狂。

笑金谷友望尘缪,经紫阳翁考古详。

更惠鸡栖车一乘,十分结裹老文昌。

(0)

寒食

闻道江乡吹战尘,叵堪鼙鼓震于邻。

荒城少有飞花处,高冢多无擘纸人。

沙塞榆枯难取火,玉关柳少化为薪。

遥知玉座焦劳处,闲却龙舟阁水滨。

(0)

梦方孚若二首·其一

仙鬼微茫果是非,不如辽鹤有归期。

铸成范蠡何嗟及,绣作平原未必知。

歌扇舞裙风雨散,野田荒草古今悲。

可怜一觉寒窗梦,犹记联鞍出塞时。

(0)

资殿清惠陈公哀诗三首·其二

清德在人如皦日,荣名加我等浮云。

漫张赞下青凉伞,不改辽东白布裙。

老惜平生惟此友,吾虽后死愧斯文。

昔贤千里怀鸡絮,安得陈之董相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