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匡云上人归卢山》
《送匡云上人归卢山》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无心偶出楚江濆,荫注人天实赖君。

归去东林任舒卷,有谁知是故山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匡云上人的僧侣归返卢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无心偶出楚江濆”,以“无心”二字开篇,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随意,仿佛是随风而动的云朵,不经意间飘到了楚江之滨。这里的“楚江濆”既指出了地点,也隐含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次句“荫注人天实赖君”,转而赞美了匡云上人的存在对人世与天界都带来了实际的恩惠与庇护。这里的“荫注”形象地表达了上人如同大树一般,为众生遮蔽风雨,给予心灵的慰藉和指引,体现了其高尚的德行与慈悲之心。

第三句“归去东林任舒卷”,描述了上人归返东林寺的情景。这里使用了“舒卷”一词,生动地展现了云朵随风起落的状态,暗喻上人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态度,以及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同时,“东林”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修行的归宿与精神的家园。

最后一句“有谁知是故山云”,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上人身份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对上人归返故山的感慨。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上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还暗示了他如同山中白云一般,虽平凡却蕴含深意,难以被世俗所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洁形象,以及他对佛教信仰的坚定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晚春同许奉常胡太史赴陆生牛首之约二首·其二

几年不践城南路,岸屿烟疃着处迷。

半岭寺藏萝径密,一溪桥傍竹堋低。

病馀筋力愁车马,老去登游厌杖藜。

赖托高朋招引兴,春风吟眺遍招提。

(0)

林太史以赏菊诗来示用韵并答

曾从禁苑看新菊,犹记分题赋玉堂。

紫阁十年人几在,青山一别意难忘。

未妨宝剑花前舞,莫惜金钩月下藏。

烂醉长安李供奉,还能染翰侍君王。

(0)

边昭花鸟图

二百年间称画者,边昭花鸟名天下。

后来林良吕纪徒,意态虽超精绝无。

第看兹幅亦伟丽,格力无乃边也殊。

粉桃上映双文鹊,飞鸣互绕新篁箨。

下有嵌石清地回,白鹅三四交浮跃。

綵趐缤纷玉羽摇,参差丽蕊垂青条。

员吭短嘴自唤答,荇藻并动春风娇。

忆昨观画豪贵屋,边图侧挂惊众目。

断缣古惨色不凋,竟日令人看不足。

神情绰约秾素间,啄饮细辩毫毛端。

元圃赤霄虚指顾,翠花金尾愁岩峦。

兹幅抹染先后同,侧记边名异笔踪。

论画岂必穷真赝,为尔洒墨愁春工。

(0)

酬雷半窗画止山草堂见赠

十里江山二尺图,茅堂春静傍高梧。

九溪流水浮庭际,万丈孤峰下坐隅。

云捲山楹寒欲湿,风移野艇势堪呼。

几回携易携丹砚,欲向松梢滴露珠。

(0)

奉寄方棠陵宪副

独上孤城意若何,梦随双鹤度烟萝。

棠陵第宅青枫外,毛坞图书翠竹多。

云谷无人骑马到,天涯何处断鸿过。

山中憔悴无堪赠,惟有清池长芰荷。

(0)

和棹歌·其九

八曲城高紫气浮,夜深仙乐响山头。

到来钟鼓皆成石,怅倚斜晖望玉楼。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