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理斋挽诗·其一》
《常理斋挽诗·其一》全文
清 / 陈大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巴江万古自流东,黯淡江头夜夜风。

筹饷曾输粮积阜,冲营犹吐气成虹。

邛须我友嗟从义,屡顾尔奴叹匪躬。

早晚洗兵银瓮出,忠魂凛凛太清中。

(0)
鉴赏

这首挽诗《常理斋挽诗(其一)》由清代诗人陈大文所作,通过对巴江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与永恒的氛围。首句“巴江万古自流东”以巴江之水永不停息,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接着“黯淡江头夜夜风”描绘出夜晚江边的凄凉景象,暗喻逝者的哀伤与孤独。

颔联“筹饷曾输粮积阜,冲营犹吐气成虹”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一句“筹饷曾输粮积阜”描述了逝者生前为国家或事业付出的努力和贡献,后一句“冲营犹吐气成虹”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逝者英勇无畏的精神,仿佛其生命之气化为彩虹,美丽而壮烈。

颈联“邛须我友嗟从义,屡顾尔奴叹匪躬”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这里“我友”与“尔奴”分别代表了不同身份的人对逝者的评价,前者强调其坚守道义,后者则感叹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尾联“早晚洗兵银瓮出,忠魂凛凛太清中”寄托了对逝者未来的期待与祝福。想象着未来有一天,逝者的精神将如同洗尽铅华的士兵一样,展现出其忠诚与高尚的灵魂,在清明的天地间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颂,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高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与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大文
朝代:清

陈大文(1742年-1815年),字简亭,号研斋,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陈大文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后升任郎中。随后陈大文历任云南迤东道台、贵州按察使、安徽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广东巡抚、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工部尚书、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陈大文晚年因被发现其在担任直隶总督时失察下属侵贪公款而被革职,并被降四品在京堂官,自此再未担任过任何职务。嘉庆二十年(1815年),去世于家中,享年七十三岁。
猜你喜欢

挽华香世媦·其一

三生文字结因缘,小照留题已十年。

鲍妹才华今代谢,鸿妻绅范后谁传。

春来人往愁无地,月缺花残恨有天。

八秩重慈九龄子,翁姑俯仰倍凄然。

(0)

以布衣一袭赠仆妇李氏

缕缕丝牵别绪真,布衣一袭赠离人。

前途冷暖原难料,借得斯名要谨身。

(0)

雨后发黄牛堡

夜雨汇众壑,溪涧吞江淮。

怒涛奔西南,绕足争喧豗。

喷沫漱奇石,宛然艳滪堆。

山腰俯危栈,白日腾风雷。

彷佛瞿塘游,孤舟落大洄。

年时饱艰险,蛟螭狼与豺。

片帆峡底出,一骑云中来。

所遇无坦途,那得心颜开。

(0)

望夜

小泊垂杨岸,天长一水明。

人如舟不系,秋与月同清。

柝警鱼龙夜,风回草树鸣。

如何沙上雁,辛苦又南征。

(0)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其二

去年长至。眯眼尘沙扬朔吹。初次游燕。

年已蹉跎兴尚颠。今年长至。身在湘天图画里。

景妙于前。双鬓霜痕又一年。

(0)

过黄粱祠

曾闻世有卢生梦,我梦卢生即此身。

今古谁醒复谁梦,吕翁同作梦中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