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棺海外归来,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半世天南容我,枉心肠注砚北虫鱼。
一棺海外归来,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半世天南容我,枉心肠注砚北虫鱼。
此联出自清代文人王韬的自挽联,其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自我人生的反思与感慨。
上联“一棺海外归来,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中,“一棺”暗示了生命的终结,海外归来则可能指作者曾远游他乡的经历。面对归来的现实,作者不禁自问,如何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终局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下联“半世天南容我,枉心肠注砚北虫鱼”则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顾与反思。“半世天南”意味着作者在南方度过了大半生,而“容我”则表达了对这段经历的接纳与包容。然而,“枉心肠注砚北虫鱼”一句则透露出一丝遗憾与自责,似乎在说自己的心思和精力,本应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却因种种原因,被浪费在了琐碎或不重要的事物上,如同将心思倾注于砚北的虫鱼,徒增遗憾。
整体而言,这副自挽联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生命价值的感慨,以及对自我行为的反省。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深刻的洞察。
寄诗曾自日边邮,眼底江枫几换秋。
颇忆故人当富贵,又传新句写穷愁。
人生不会长弹铗,心事何知各倚楼。
閒把武昌鱼送似,试参风味帝王州。
书生稽古力,词苑久虚名。
聊远三台逼,非贪一佛荣。
乃身自本末,岂果有亏成。
不尽明时报,归来颂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