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秋入诗人兴,我每逢秋动客愁。
带甲貔貅今满地,庾公何意独登楼。
谁言秋入诗人兴,我每逢秋动客愁。
带甲貔貅今满地,庾公何意独登楼。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秋日偶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首句“谁言秋入诗人兴”,以反问的方式,暗示了通常人们认为秋天是引发诗人创作灵感的季节,然而对于诗人自己,秋天的到来似乎触发了深深的客居之愁。接下来,“我每逢秋动客愁”直接点明了这种愁绪,每到秋天,诗人的游子情怀便被触动,倍感孤独和思乡。
后两句“带甲貔貅今满地,庾公何意独登楼”则宕开一笔,通过典故抒发情感。"带甲貔貅"象征着战备充足,军队遍布,然而诗人却联想到东晋名臣庾亮独自登楼的典故,庾亮曾在秋夜登城,感叹世事变迁,暗寓自己虽身处乱世,但无人理解他的忧虑和孤独。诗人以庾亮自比,表达了在强盛军力的背景下,个人的愁苦显得更为突出。
整首诗以秋景为引,通过自我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秋日心境,既有对个人漂泊的感慨,又寓含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
一身奔走轻于骛,偶尔在衙常在路。
痴床无梦厨有脚,轩裳黯淡泥涂污。
出郊一村复一村,一旬未届几回住。
平生本爱农家好,偏教此时亲此务。
菽麦琐事喋喋谋,水来同捍蝗同捕。
穷黎见惯忘官尊,视作家人苦具诉。
孤岭日斜古祠坐,僮仆眠云马系树。
夜来蛙声满山窗,公然吏被神仙误。
米盐料理委妻孥,客来主出易应付。
独余一事终歉然,庭间一日牒无数。
《唐棣》解未思,素绚识礼后。
有意无意间,妙悟难授受。
旁通信可参,时世讵容苟。
《雅》《颂》尚铺张,义显不忧蔀。
《国风》主谲谏,比兴无科臼。
自非大小序,圣人亦束手。
毛郑及孔疏,仰若山与斗。
郑樵生也晚,私智力攻掊。
一唱而百和,涂泽杂妍丑。
但涉男女词,概出淫奔口。
安得起诗人,一一为之剖。
廿载废书史,枯肠索子佐。
有如八荒市,客至售无货。
赵州锥也无,昆阳敌转大。
白战骄袖长,绿沈涩苔卧。
少小薄韩苏,出语必惊坐。
未宜名占时,所愧命次磨。
海气足风涛,篷窗惊岁过。
莫使笔挟行,永谢巴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