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叶乱阴雨,藤花开煖风。
涧流攲岸远,山逼小亭空。
跃黾疏丛外,啼莺密树中。
望随桥上下,行过屋西东。
蒲叶乱阴雨,藤花开煖风。
涧流攲岸远,山逼小亭空。
跃黾疏丛外,啼莺密树中。
望随桥上下,行过屋西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
首联“蒲叶乱阴雨,藤花开煖风”以雨中的蒲叶和暖风中的藤花起笔,营造出一种清新湿润的氛围,同时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可能是初春时节。蒲叶在雨中摇曳,藤花在暖风中绽放,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颔联“涧流攲岸远,山逼小亭空”转而描写山间溪流和小亭的景象。涧流蜿蜒曲折,似乎在远处与山峦交汇,小亭则坐落在山脚下,四周群山环绕,显得格外幽静。这里运用了“逼”字,形象地表现了山势的陡峭,同时也强调了小亭的孤独与静谧。
颈联“跃黾疏丛外,啼莺密树中”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引入了动物的活动。黾(蛙)在稀疏的草丛外跳跃,啼莺则在茂密的树林中鸣叫。这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活泼,也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望随桥上下,行过屋西东”则描绘了人在景中的活动。人们或站在桥上远眺,或穿行于屋舍之间,行走在东西方向的小径上。这一联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