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鹧鸪天·其七》
《鹧鸪天·其七》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词  词牌: 鹧鸪天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0)
注释
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也有版本作残釭(gāng)。
屏帏:屏风和帷帐。
调:抚弄乐器。
宝瑟:瑟的美称。
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
猊,狻猊,即狮子。
西楼:指作者住处。
翻译
我独自守一盏残灯,灯已快要燃尽,天乍凉,秋气充塞罗帷和银屏,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那时,我和她相对调弄宝瑟,拨动炉中温馨的沉水香,同声齐唱《鹧鸪词》,曾是多么欢欣。如今,孤寂地在这西楼,当此风雨凄凄的暗夜,不听清歌也悲泪难禁。
鉴赏

这首宋词《鹧鸪天·其七》是周紫芝所作,描绘了秋夜的凄凉景象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一点残红欲尽时”,以残红象征秋季的凋零,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乍凉秋气满屏帏",通过秋气的侵袭和寂静的屏帷,传达出秋夜的寒意和孤寂。

接下来,“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两句,借梧桐叶在三更雨中的沙沙声,寓言了离别的哀伤,每一声都仿佛在诉说着离愁。词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

下片回忆起昔日共度的美好时光,"调宝瑟,拨金猊",描绘了与佳人一同奏乐、品香的温馨画面。然而,现实与回忆形成鲜明对比,“如今风雨西楼夜”,词人独自面对风雨,无法再听到那清脆的歌声,只能独自落泪,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失落。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过去欢乐的追忆,展现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感伤。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春帖子词二十首·九夫人合五首

微风池沼轻澌漾,旭日楼台瑞蔼浮。
四海懽声歌帝泽,万家春色满皇州。

(0)

端午帖子·夫人合五首

云散风流岁月迁,君恩曾不减当年。
非因掩面留遗爱,自为难忘窈窕贤。

(0)

和刘原父从幸後苑观稻呈讲筵诸公

禁御皇居接,香畦镂槛边。
分渠自灵沼,种稻满滮田。
六毇名居首,三农政所先。
擢茎蒙德茂,养实以时坚,擢茎蒙德茂,养实以时坚。
晓谒龙墀罢,行瞻凤盖翩。
粹容知喜色,嘉瑞奏丰年。
衰病惭经学,陪游与俊贤。
安知帝力及,但乐岁功全。
拜赐秋风里,分行黼座前。
自怜台笠叟,来缀侍臣篇。

(0)

马啮雪

马饥啮渴饮冰,北风卷地来峥嵘。
马悲踯躅人不行,日暮涂远千山横。
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
白沟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长短亭。
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径。

(0)

拟玉台体七首·雨中归

朝看楼上云,日暮城南雨。
路远香车迟,迢迢向何所。

(0)

七交七首·王秀才

几道颜之徒,沈深务覃圣。
采藻荐良璧,文润相辉映。
入市羊驾车,谈道犀为柄。
时时一文出,往往纸价盛。
无为恋丘樊,遂滞蒲轮聘。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