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钓雪·其二》
《钓雪·其二》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三尺不知寒,持来七尺竿。

坐临冰凿凿,时拂玉珊珊。

欲识高人意,宜从冷处看。

严冬阳在下,疑有蛰龙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钓鱼人在严冬时节,手持三尺长的钓竿,在冰面上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钓鱼人的专注与耐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三尺不知寒”,生动地刻画了钓鱼人面对寒冷环境的无畏态度,他手持的钓竿长达三尺,似乎已经忘却了外界的寒冷。接着,“持来七尺竿”进一步强调了钓鱼工具的长度和钓鱼人的决心,即使是在严冬,也要坚持下去。

“坐临冰凿凿,时拂玉珊珊”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冰面比作凿子,将雪花比作玉屑,形象地描绘了钓鱼人在冰面上活动的场景。同时,通过“时拂玉珊珊”这一动作,表现了钓鱼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欲识高人意,宜从冷处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钓鱼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位高人的思想境界,就需要从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中去观察和体会。在这里,“冷处”既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喻了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

最后,“严冬阳在下,疑有蛰龙蟠”两句,以象征的手法,将钓鱼人比作潜藏于冬日严寒之下的蛰龙,暗示了钓鱼人内心的坚韧与力量。同时,诗人通过“阳在下”的描述,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精神相联系,寓意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发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钓鱼人冬季垂钓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骑驴二首·其一

复作骑驴不跨驴,此生断酒未须扶。

独无锦里惊人句,也得梁园画作图。

(0)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其三

纸帐薰炉作小春,青奴白牯对忘言。

更无人问维摩诘,始是东坡不二门。

(0)

和许伯翊访景山

仙溪七十里,半世始闻名。

一日见山面,千年怀友情。

古匏浮晋醁,清水照尘缨。

霜月亭亭白,连床话到明。

(0)

嗤人面黑

笑似乌梅裂,啼如豉汁流。

眉间粘帖子,已上是幞头。

(0)

长相思

花深深。柳阴阴。度柳穿花觅信音。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恨孤衾。钿誓钗盟何处寻。当初谁料今。

(0)

元夕八首·其五

买市今宵看帅臣,九衢车马隘香尘。

欢呼百姓同沾惠,无限搀行卖卜人。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