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仙游阁》
《秋日登仙游阁》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马蹄连早暮,车尘细如雾。

谁知此路边,高阁下风驭。

颇传秋月夕,语笑联杖履。

始知仙与人,混迹无异处。

我来想鸾鹤,稽首祈一顾。

飞仙不可见,惟与白云遇。

白云如有情,傍我栏角住。

借问何山来,云惊却飞去。

(0)
翻译
马蹄声日夜不断,车轮扬起的尘土细如轻雾。
谁能想到在这路边,高高的楼阁下有仙人驾驭清风。
传说中在秋天的月夜,他们谈笑风生,相伴同行。
这才明白,仙人与人并无分别,混迹世间难以察觉。
我来此地,希望能见到仙鹤,恭敬地请求一瞥。
虽然飞仙不可见,但我只在白云中遇见了他们。
如果白云有情,或许会停留在我栏杆边。
询问它从哪座山而来,它却因惊讶而飞逝而去。
注释
马蹄:马的蹄子。
早暮:早晚。
车尘:车轮扬起的尘土。
如雾:像雾一样轻。
高阁:高楼阁。
风驭:驾驭清风。
颇传:传闻。
杖履:手杖和鞋子。
混迹:混杂在人群中。
无异处:没有区别。
鸾鹤:神话中的仙鸟。
稽首:古代敬礼。
飞仙:飞翔的仙人。
白云遇:在白云中相遇。
栏角:栏杆的一角。
何山来:从哪座山来。
云惊却飞去:云因惊吓而飞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登仙游阁所见的景象。马蹄声不断,车尘微细如雾,暗示着繁忙的世俗之路。然而,在这路边的高阁之上,似乎有仙人驾驭清风,过着超凡的生活。诗人想象仙人与人们在月夜下谈笑风生,没有明显的界限,显示出仙凡之间的和谐共处。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希望能得到仙人的关注,但仙人并未现身,只让诗人遇见了白云。白云仿佛有情,暂时停留于栏角,引发诗人对仙人居所的询问。然而,当诗人追问山名时,白云受惊飞逝,留下诗人独自回味与仙界的邂逅。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以及对于仙人踪迹的探寻和失落感。陆游的笔触既富有诗意,又带有哲理,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仙人题材和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病中杂咏·其二

为客家千里,思归月满楼。

木犀开欲尽,病里过中秋。

(0)

和张仲举清溪夜行

溪上人家溪树青,溪行野客思冥冥。

月光荡水游鱼出,屐齿穿沙宿雁醒。

蔓草古陵神道没,枫林夜火鬼祠灵。

《后庭》遗曲依然在,商女能歌不忍听。

(0)

送张都事南台

幕府三年冰雪里,清溪秋水照芙蕖。

早霜两鬓厌为客,明月满船空载书。

忆惜中台簪豸角,曾封直谏动鸾舆。

而今江海多归思,白发慈亲暮倚闾。

(0)

吴山女道士

不见辽东丁令威,旧游城郭昔人非。

镜中春去青鸾老,华表山空白鹤归。

石竹泪乾斑雨在,玉箫声断綵云飞。

洞门花落无人扫,独坐苍苔补道衣。

(0)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七尘镜

古镜色如墨,千年独此留。

玉台尘网暗,珠匣土花浮。

莫笑尘埃满,曾令鬼魅愁。

蟠龙今已化,云雨梦悠悠。

(0)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其三破砚

巨璞何人凿,磨穿偶至今。

系文虚绿润,雨气共玄阴。

瓦砾开无异,尘埃积转深。

明光几携入,往事复何心。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