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去马嘶,灞水春流浅。
青槐驿路长,白日离尊晚。
望望烟景微,草色行人远。
都门去马嘶,灞水春流浅。
青槐驿路长,白日离尊晚。
望望烟景微,草色行人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送行的画面,通过对环境与心境的巧妙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时的心情。
“都门去马嘶”一句,设定了送别的场景,"都门"即城门,是古代城市的出口,"去马嘶"则是离别时刻的象征,马嘶鸣声在这里成为送行时分离的情感符号。
“灞水春流浅”进一步扩展了环境描写,“灞水”特定地点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地域色彩,而“春流浅”则使人联想到季节的变迁和水流的清浅,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淡漠。
“青槐驿路长”、“白日离尊晚”两句,则从视觉和时间两个角度深化了送别的情景,“青槐驿”即驿站,是古代官道上的休息站点,"路长"则象征着分别的艰辛与漫长;“白日”指的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而“离尊晚”则是送别者心中的不舍和留恋。
最后,“望望烟景微”、“草色行人远”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送别之后的孤独感受。"望望"表明了长时间地凝视着渐行渐远的亲朋好友,而“烟景微”则是在强调那离去的人影已经模糊不清,情感上也越来越淡薄;“草色”即自然界的颜色变化,是春天的景象,“行人远”则是对送别后独自留下的诗人的写照,行人渐行渐远,更凸显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情怀,是一首颇具意境和情感力量的送别诗。
蔡侯饱学囷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立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雎如坠雨。
东城禽羽未足言,柏直何为口方乳。
蒋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厌长斋苦。
平生傀落有谁同,要得张侯三日语。
昼闲那自运甓忙,时清不用闻鸡舞。
桓荣欢喜见车马,书册辛勤立门户。
自当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尝窥案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