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人不识,寒色满泉台。
草木秋风尽,牛羊日夕来。
捷书燕马递,牙戟渭营开。
功定身千古,欷歔上将才。
丰碑人不识,寒色满泉台。
草木秋风尽,牛羊日夕来。
捷书燕马递,牙戟渭营开。
功定身千古,欷歔上将才。
这首挽歌,以清冷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英勇将领的壮烈人生与最终的牺牲。首句“丰碑人不识”,似乎在说这位英雄虽已逝去,但其功绩却未被世人所知,暗含了对英雄不被承认的感慨。接着,“寒色满泉台”一句,通过“寒色”二字,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仿佛整个战场都沉浸在哀悼之中。
“草木秋风尽,牛羊日夕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荒凉景象,秋风吹过,草木凋零,牛羊在日暮时分归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诗人巧妙地将战场的景象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捷书燕马递,牙戟渭营开。”这两句转而描述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燕马传递捷报,渭营开启战阵,展现了战争的动态与紧张气氛。这里不仅有胜利的喜悦,也有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最后,“功定身千古,欷歔上将才。”这两句是对英雄的最高赞誉,即使身已陨落,但其功勋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将领才能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英年早逝的深深惋惜之情。
整首挽歌通过对战场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英雄形象的深情刻画,展现了对英勇牺牲者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同时也蕴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红破庭花,青回阶草,顿惊芳序暄妍。
数行新柳,摇曳曲阑前。
山鸟呼晴不断,似相庆、蔬麦云连。
唯堪叹,萍踪药裹,憔悴有谁怜。沈烟。
销昼篆,寻思往事,閒感流年。
几闻歌黄竹,留命桑田。
看尽鱼龙百戏,怎消得、一枕游仙。
沧溟外,兼天浪涌,冲散白鸥眠。
铁面冰心,久领乌台,谁堪比踪。
数五陵豪侠,倾杯论故,三原子弟,拔剑临戎。
军起苍头,书传黄石,麟阁曾推第一功。
论余事,更九天珠玉,咳唾随风。春申鼓箧相逢。
记君正英年我尚童。
任卌年梦影,光阴电速,千秋眉寿,德业山崇。
弹压江山,扶持元气,今日堂堂正要公。
我无似,愧青袍白简,花底班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