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人见寄》
《答人见寄》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鬓毛不患渐成霜,有托琴书子一双。

既乏长才康盛世,无如高枕卧南窗。

明知筋力难为强,犹说云山未树降。

多谢故人相爱甚,辙鱼幸免困西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jiàn
sòng / shàoyōng

bìnmáohuànjiànchéngshuāngyǒutuōqínshūshuāng

chángcáikāngshèngshìgāozhěnnánchuāng

míngzhījīnnánwèiqiángyóushuōyúnshānwèishùjiàng

duōxièrénxiāngàishènzhéxìngmiǎnkùn西jiāng

翻译
不用担心两鬓渐渐斑白,身边有琴书陪伴左右。
在才华平庸的太平时期,不如在南窗下安心睡觉。
深知体力难以支撑,但仍言志未酬,向往远方的山川。
深深感谢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让我得以避免像车辙中的鱼那样困于逆境。
注释
鬓毛:头发。
渐成霜:逐渐变白。
托:依托,依靠。
琴书:琴和书籍,象征文化生活。
乏:缺乏。
长才:出众的才能。
康:安宁,太平。
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高枕:安心地躺着。
南窗:南方的窗户,寓指家居生活。
筋力:体力。
难为强:难以勉强维持。
犹:仍然,还。
云山:远方的山水,象征理想。
故人:老朋友。
相爱甚:非常爱护、关心。
辙鱼:车辙中的鱼,比喻陷入困境。
西江:西方的江河,这里泛指困难处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答人见寄》。诗中,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首句“鬓毛不患渐成霜”描绘了自己年华老去,但并不以此为忧;“有托琴书子一双”则流露出对琴书相伴生活的满足和寄托。接着,诗人感慨自己才疏学浅,难以在盛世有所作为,只能选择“高枕卧南窗”的闲适生活。

“明知筋力难为强”表达了对体力衰退的自知之明,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反而以“犹说云山未树降”表明自己仍怀有隐逸山林的愿望。最后两句“多谢故人相爱甚,辙鱼幸免困西江”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以及对自己暂时避免陷入困境的庆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坦然,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木兰回跸驻避暑山庄三首·其一

背指木兰山,迢遥清跸还。

祈农诚有庆,勤政本无閒。

叠树留红锦,孤峰削翠鬟。

云容浮动处,得句率其间。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八十三竹

千亩渭川濆,琅玕戛碧氛。

溪称六逸隐,林会七贤文。

月入檀栾影,风翻翡翠云。

相如虽后至,也得见梁君。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六十五罗

霜曳崔融洁,风跻宋玉清。

荣门三代并,荐地九微明。

蛱蝶团成簇,鸳鸯著处轻。

香囊如赌得,可识谢公名。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五水乐亭

峡琴金石韵铿锵,不攫中宫还中商。

本意由来肖吴下,何妨并认作东阳。

(0)

拟春日叠韵诗二首·其一

东风蓬冲融,露树固布濩。

坡莎多婆娑,步屦住顾趣。

(0)

题张宗苍秋景

黄叶村中酿熟时,旅人红颊影鞭丝。

高楼亦有遄飞者,宋玉繁钦更若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