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破尽风前萼。草草年华闲过却。
十分清瘦有谁知,一点相思无处著。
书凭雁字应难托。花与泪珠相对落。
万红千翠尽春光,若比此情犹自薄。
小桃破尽风前萼。草草年华闲过却。
十分清瘦有谁知,一点相思无处著。
书凭雁字应难托。花与泪珠相对落。
万红千翠尽春光,若比此情犹自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之情。开篇“小桃破尽风前萼”以鲜明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但却是小桃在风中散落,这种生长与凋零并存的景象,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紧接着“草草年华闲过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岁月轻轻地溜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十分清瘦有谁知,一点相思无处著”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独白,他的心境如同瘦弱的身躯般不为人知,而他那一点点的相思之情,也找不到寄托的地方。这份孤独和无依,充满了哀愁。
“书凭雁字应难托”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心意,但却感到困难。古代以鸿鹄传书的方式来比喻远距离的情感交流,这里则是强调了这种交流的不易实现。
“花与泪珠相对落”则是将春天的花朵与诗人的眼泪联系在一起,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悲伤的心情。泪水如同花瓣般纷纷扬扬,都是无声的哀愁。
“万红千翠尽春光”用了一个宏大的画面来描绘春天的繁华,但这繁华并没有带给诗人任何欢乐。最后一句“若比此情犹自薄”则是诗人的感叹,尽管春光美好,但是与他心中的相思之情相比,那种美景也显得不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依和淡淡哀愁。
无聊有恨,正荷花时候、春愁都热。
约个酒人添个影,捲起缃帘望月。
雪藕丝长,剥莲心苦,此意吾能说。
隔窗鹦鹉,为谁也自饶舌。
又到酒倦灯阑,绿茶初酽,越色瓷杯洁。
细数年华惊一昨,各有情怀悽绝。
春草秋花,神仙儿女,甚事无完缺。
凭他铁笛,一声吹上云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