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名为《昭君辞》。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这两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场景之中。披香殿是汉代宫殿名,汾阴河则是古代著名的黄河支流。这两处地点之间相隔甚远,诗人一日之间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不仅展示了当时交通的便利,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宁静。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这里“九逝”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王昭君,她被迫远嫁匈奴,以和亲为名。诗人通过对她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于往事的留恋与不舍。而“敛双蛊”则是形容诗人的哀伤之情,如同蛾虫缠绵难以割舍。
"沾妆疑湛露,绕臆状流波。"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中水泽滋润、花朵盛开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纷乱。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情感如同这些自然景物一般丰富而又易逝。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这里“奔沙”、“转蓬”,都是形容环境的变化无常,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胡风”指的是北方的强风,它不仅能够穿透轻薄的衣物,更是对肉体的侵袭。这也象征着外界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冲击和影响。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怀念之情。通过“衔涕”(咽喉间有哀声)和“南望”,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深沉情感。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创作过程中的转变,从最初的欢愉、明媚到最终的凄凉、哀伤。这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由喜转悲的变化。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这里“三五夜”即十五个夜晚,这是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短暂和珍贵的一种感慨。月亮作为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象征,它的出现增添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总体而言,沈约在这首《昭君辞》中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哀伤,以及对现实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景象相结合的杰作。
万舸连樯夜鸣柝,舟师鼻鼾风雷恶。
何人勃窣夜深行,微步凌波上船阁。
骎骎舐纸欲窥窗,稍稍开扃见门钥。
櫜空甑倒无一锥,暗里不堪供摸索。
吠形时听犬吽呀,戒晓已闻鸡呃喔。
人穷智□亦可怜,与汝徒行吾更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