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慈释刺血写经赞》
《净慈释刺血写经赞》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赞

此经如筏,写之著相。而刺血写,妄中之妄。

经诸佛说,血父母生。何净何垢,等为前尘。

末法阇梨,沉酣入骨。一毫且靳,而况于血。

血犹可舍,是知身幻。大痛一回,直须臂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shìxuèxiějīngzàn
sòng / mǎoyīng

jīngxiězhīzhexiāng

érxuèxiěwàngzhōngzhīwàng

jīngzhūkuòxuèshēng

jìnggòuděngwèiqiánchén

chénhān

háoqiějìnérkuàngxuè

xuèyóushèshìzhīshēnhuàn

tònghuízhíduàn

鉴赏

这首诗歌颂了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即以身之痛苦来表达对佛法的虔诚与牺牲。首句“此经如筏,写之著相”通过比喻,将经文比作筏网,每一个字都紧密相连,体现了作者对经文的敬重和详尽。

接着,“而刺血写,妄中之妄”表达了一种极端的修行方式——用鲜血书写,以此洗净世间的虚妄。这种做法在佛教中确实有所体现,如一些修行者为了表达对信仰的执着,不惜以身试法。

“经诸佛说,血父母生”则引出了佛教的观点,即生命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前世业力和父母血缘相结合的结果。这里作者通过引用佛教观念,强调了这种修行背后的深刻意义。

“何净何垢,等为前尘”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间分别的心态。在这样的修行者看来,无论是清净还是污秽,都不过是过去的尘埃,不值一提。

“末法阇梨,沉酣入骨”描述了作者处在一个信仰衰败、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其内心却如醍醐灌顶般深受佛法滋润,与世俗完全隔绝。

“一毫且靳,而况于血”则进一步强调了一种极致的修行态度,即便是一丝一毫的贪恋都不应有,更何况是鲜血这种生命之源的牺牲。这里作者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信仰的无限忠诚。

最后,“血犹可舍,是知身幻。大痛一回,直须臂断”则是对前述修行极致态度的总结。即便是鲜血这样珍贵之物也可以牺牲,以此明白身体如梦幻泡影,无常无我,而大痛中的一次觉醒,也许就需要付出臂膀这样的代价。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极致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信仰者的自我牺牲与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李昴英深厚的佛学素养和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题扇七首·其二

吴霜有信镜先知,楚雨无踪梦自迷。

风榻烧香作僧过,罗襟得句为谁题。

(0)

题毕直閤翻经图三首·其三

中原正朔合天王,细读遗书瘿作囊。

老子披图揩病眼,为公重炷石炉香。

(0)

谢张德恭送糟蚶三首·其一

旧笺虫介甘温性,樽俎风流每策勋。

况复餔糟小酲后,眼中群品此其君。

(0)

谢王提干召饮三首·其一

坐上红衣未放歌,客间冷面釂金荷。

惊飞可待闻檀板,拟奈吾家故事何。

(0)

寄郢州崔守八首·其八

牙板声中敛翠眉,时应歌我遣怀词。

岂知薄宦飘零去,无复风情似旧时。

(0)

阅史六首·其二

公安枯竹本何知,摽表精忠解不私。

应笑神奇甘臭腐,谗锋得意几馀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